2025年5月13日晚上,中国与巴西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巴西关于乌克兰危机的联合声明》,该声明以清晰的战略逻辑和务实的和平主张,向俄乌明确表达了3层深意。
其实,在这份声明之后,还有一个比较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全球南方国家,首次以集体行动的方式,深度介入国际安全事务;更说明了过去由美欧主导的“老套路”,正在发生动摇。
先说中巴联合声明的3层深意。
第一层:公平公正支持和平,而非不偏袒任何一方。在声明中,我们对普京总统开启和平谈判的提议表示欢迎,对泽连斯基总统的积极回应也表示欢迎,中巴两国希望俄乌双方尽快开启直接对话,并且认为这是结束冲突的唯一途径。这个表态,说明中巴两国积极支持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争端,而不是偏袒冲突中的某一方。
第二层:倡导政治解决,而非军事手段。中国和巴西积极评价了俄乌近期有关对话意愿的信号,期待俄乌双方早日开启谈判。最终达成“公平、持久、有约束力的和平协议”,形成政治上的共识。这体现了中巴两国希望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通过政治手段,非军事对抗来解决乌克兰危机,最终实现长期和平与稳定的目标。
第三层:推动长久对话,而非临时缓冲。其实,为和平解决俄乌危机,早在2024年,中国和巴西就已团结全球南方国家,发起 “和平之友” 小组,呼吁各方为恢复对话创造条件。此次的联合声明,再次强调两国愿同全球南方国家一道,继续为解决危机作出积极努力,展示了中巴两国在推动乌克兰危机解决上,有持续投入和坚定决心。
用一句话概括,中巴两国向普京和泽连斯基表达的三层意思分别是:不偏袒任何一方,不支持军事对抗,推动长久对话。
另外,联合声明中还有一句话,叫“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其中深意,大家可以体会。
其实,面对中巴的这份联合声明, 除了俄乌两国外,估计还有一方感触最深,那就是以马克龙为首的欧洲。5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茨、英国首相斯塔默与泽连斯基在基辅举行“志愿联盟”峰会,法德英三国的整体思想是要代替美国,成为援助和支持乌克兰的主导者。也就是说,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逐渐与欧洲的价值观背离时,欧洲国家正在试图通过对俄罗斯的施压,来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此前,马克龙等人提出俄乌停火30天的倡议,看似一个“和平”的提议,其实本质上并非想停火,而是想趁机休整,并把武器运到乌克兰前线。换句话说,欧洲不希望乌克兰向俄罗斯有半点让步,他们坚持军事对抗,并持续对俄罗斯进行制裁。
现在中国和巴西发表了这份声明,马克龙等欧洲国家领导人可能会陷入两难。因为欧洲一方面要坚持“战略自主”,另一方面又要为了所谓的“安全问题”而对俄制裁。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欧洲最想要的状态,那就是“以压促谈”,按马克龙的想法,最好普京能在欧盟军事对抗和经济制裁压力下,主动放弃利益,来迎合乌克兰的谈判。但中巴的这份声明,明确反对军事升级,而提倡政治解决,无疑和欧洲的立场有不一致的地方。
其实,中巴的声明也是为了告诉马克龙等欧洲领导人:制裁和施压,只会加剧冲突。俄乌双方回归冲突的本源,好好坐下来通过对话协商,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那么,这份声明和美国方面的态度有什么异同呢?
美国总统特朗普虽然和乌克兰签订了“矿产协议”,但在对俄罗斯的态度上却一直有些暧昧。其实,特朗普重返白宫的时候,大家可能还不清楚他的想法,但几个月过去后,国际社会已经摸清了特朗普的思路:他推行实用主义,俄乌冲突对美国的价值已经不高了,他希望尽快结束这场地区冲突,最好能在乌克兰身上捞点油水,这也是美国和欧洲逐渐离心的原因。
对于欧洲来说,乌克兰问题涉及欧洲的地缘政治,欧洲不想退让。但美国在搞“战略收缩”,不想激怒俄罗斯,也不想承担推动和平的责任。所以,美国一方面用“二手装备”来敷衍欧洲,一方面急切地结束这场冲突。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甚至表明:如果俄乌谈判没有进展,美国将退出调停。言下之意,这个烂摊子,美国不管了,只要不在美国本土打仗,就随便你们折腾。
其实,中国和巴西的联合声明,和美国对俄乌冲突的态度有一点是一致的,都希望能及时推动停火谈判。但是,中巴的态度和美国也有很大的不同点,中巴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美国则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例如美乌签订了矿产协议,特朗普希望战争停下来,他赶紧去开采矿产。另外,中巴与美国对俄乌冲突的根源也有不同的理解,这也是双方的矛盾点之一。
当下,普京已经表态愿意和乌克兰直接谈判,并且不为谈判设置条件。而泽连斯基也说他在土耳其等着普京的到来。中国和巴西在这个时候发表联合声明,其实是对俄乌实现和平最好的助力和支持。我相信,如果俄乌双方接下来在谈判期间,有需要中巴两国为和平奔走的地方,我们会义不容辞。如果俄乌双方需要一个公平、公正的中间人角色,那中国和巴西都是他们的选择之一。
中国和巴西作为全球南方国家的代表,这份联合声明,标志着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安全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国际安全事务往往由西方大国主导,而俄乌冲突的解决过程中,西方部分国家的做法更多是从自身地缘政治利益出发,这是冲突迟迟不能解决的根本原因之一。中国和巴西的行动,代表着一种新的和平力量的崛起,它们以客观、公正、中立的立场,为解决国际冲突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案。
中巴的联合声明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它证明了新兴大国完全有能力通过机制创新来破解西方“单边主导”的困局。
这场始于乌克兰的棋局,或许会因中巴的这份联合声明而改写。在中巴这里,没有“选边站队”的威胁,只有“和平共处”的曙光。若西方继续沉迷于所谓的“价值观外交”的老套路,那历史的机遇将会永久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