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中国正处在风雨飘摇之际。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已经踏破山河,大半个中国沦陷于敌手。国民党与共产党暂时放下了刚刚结束的"十年内战"恩怨,勉强维持着一个摇摇欲坠的抗日统一战线。
就在这危急存亡之秋,在延安的窑洞里,一场看似普通的党内会议正在举行。
没有轰轰烈烈的宣传,没有惊天动地的喊口号,参加会议的人员也不过寥寥数十。可谁能想到,正是这次历史性会议,不仅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更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这就是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在延安举行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毛主席后来评价说:"六中全会比遵义会议还重要,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确立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决定了中国的命运。"
这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大?但细究起来,确实一点不假。
为什么一场普通会议能改变中国的历史走向?
大家都知道遵义会议,教科书上写得明明白白:它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可六届六中全会为何能比它还重要?
说起这事,还得从当时的复杂局势说起。
抗战爆发后,共产党与国民党组成了统一战线,但蒋介石心里那个别扭劲儿,跟吃了苍蝇似的。他一边抗日,一边防共,处处掣肘共产党的发展。
国民党那些大佬公开喊出"七分发展,二分抗日,一分对付共产党"的口号。你说这话刺不刺耳?人家日本鬼子都打到家门口了,还琢磨着怎么对付自己人。
而在共产党内部,也面临着一个大问题:咋处理抗日和革命的关系?要知道,当时党内有不少人担心:咱们跟国民党合作抗日,会不会丢了革命的本色?会不会变成国民党的附庸?
还有人提出,为了抗日,应该把阶级斗争、土地革命这些统统放下。甚至有的同志认为,抗日时期应该"一切经过统一战线",连共产党的独立自主都可以不要了。
这种想法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真按这路子走下去,共产党还能剩下啥?不就成了国民党的一个花瓶摆设了吗?
面对这个关键问题,毛主席看得很明白:共产党既要坚持统一战线抗日,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他说:"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乃是原则问题,丢掉了它,统一战线就会遭到失败。"
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毛主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独立自主在统一战线中"的原则,强调共产党必须在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都保持独立自主,这才是统一战线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这一原则为啥这么重要?想想看,如果当时共产党放弃了独立自主,完全依附于国民党,抗战胜利后咋办?还不是任人宰割!
而正是因为坚持了独立自主,共产党才能在敌后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使党的力量在抗战中不断壮大,为抗战胜利后的政治较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共党史专家李忠杰一针见血地指出:"六届六中全会确立的独立自主原则,看似是对付国民党的策略问题,实则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个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创举
六届六中全会最牛的地方,还在于毛主席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这是啥意思?简单说就是:马克思主义是外国人创立的理论,咱们不能照搬照抄,得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和发展。
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可在当时却是石破天惊!
要知道,在这之前,党内有不少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了"金科律例",认为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不能有丝毫"修改"。他们死抠马克思、列宁的原著,照搬苏联的经验,结果干出了不少离谱事儿。
比如,他们照搬苏联的城市起义模式,结果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屡战屡败;他们僵化地理解阶级斗争学说,把所有的富农都当成打倒对象,结果失去了中农的支持;他们机械地套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不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
这些教训,血的教训,差点葬送了中国革命。
毛主席在六中全会上一锤定音:"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这话说得多霸气!多有见地!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明确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一位老党员后来回忆道:"听了毛主席在六中全会上的讲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革命可以有中国自己的路子,不必事事都照搬苏联。这对当时的我们来说,简直是一场思想解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提法有多重要?
历史学家黄仁宇评价说:"这不仅是一个理论创新,更是一个实践创新。它使得中国共产党从教条主义的泥潭中走出来,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如果没有这个转变,中国革命很难想象会有后来的胜利。"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理论命题,彻底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进而改变了中国革命的走向,最终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毛泽东思想:共产党人的"精神原子弹"
六届六中全会最关键的成果,还在于它第一次正式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要知道,在此之前,虽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领导地位,但在思想理论上,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也未被正式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当时党内有股风气:崇洋媚外,迷信苏联。什么事都要看苏联的"脸色",连党内文件都要用俄语写一遍。
一些留苏归来的同志,动不动就拿苏联经验压人,看不起土生土长的中国干部。
而当时的党内高层,像王明、博古等人,他们长期在共产国际工作,被认为是"理论权威",毛主席的很多创新思想反而受到他们的抵制和打压。
六届六中全会上,刘少奇作了题为《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其中明确提出:"毛泽东同志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策略和方针的理论,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毛泽东同志的党的建设理论,已经成为全党一致公认的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模范。"
这段话相当于给"毛泽东思想"正式定了名分!
会后不久,《六大以来》和《论新阶段》等著作陆续出版,毛泽东思想开始系统地传播到全党全军。
从此,全党有了统一的思想理论指导,党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倾向受到有力批判。
这种统一的思想指导有多重要?就拿抗日战争来说,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共产党才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抗日战略战术: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逐步发展到运动战,最后在敌后形成了与国民党相抗衡的力量。
老战士张爱萍曾回忆:"六中全会后,我们基层指挥员也开始学习毛主席的著作,一下子豁然开朗。打仗原来还有这么多门道,游击战也有自己的一套'章法'。"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凤城曾说过:"如果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在组织上的领导地位,那么六届六中全会则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前者解决的是'谁来领导'的问题,后者解决的是'用什么思想领导'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六中全会比遵义会议更为重要。"
正是有了毛泽东思想这一"精神原子弹",中国共产党才真正拥有了思想上的"独立自主",不再盲目照搬他国经验,而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六中全会的深远影响: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转折点
那么,六届六中全会到底有哪些具体影响呢?
首先,六中全会确立的"独立自主"原则,为共产党在复杂的抗日统一战线中站稳脚跟提供了理论指导。
会议明确提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使共产党能够灵活应对国民党的各种刁难,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困境中求发展。
抗战期间,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从3万多人发展到近百万,党员从4万多发展到120万,建立了19个抗日根据地。这种惊人的发展速度,离不开六中全会确立的正确路线。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开启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新阶段。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毛主席先后写出了《矛盾论》、《实践论》、《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重要著作,形成了系统的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再看看国民党,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东抄西凑,结果是治党不力,军心涣散,最终在解放战争中被打得落花流水。这就是有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区别!
第三,六中全会的召开,加强了全党的团结统一,为后来的整风运动奠定了基础。
会议批评了党内的宗派主义、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等错误倾向,为后来延安整风运动中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做了思想准备。
延安整风运动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空前团结起来,为抗战胜利后的解放战争打下了坚实基础。
有史学家认为,如果没有六中全会开创的理论创新和思想统一,就不会有延安整风的成功,也就不会有后来党的空前团结和战斗力的提升。
会上,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中国的事情必须依靠中国同志自己来办。"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所在。
如今回望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正是从六届六中全会开始,中国共产党真正确立了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和革命道路,开始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征程。
结语
"六届六中全会比遵义会议还重要"——这句话,不是毛主席的随口一说,而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
比起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六届六中全会做得更多:它确立了一套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道路。这就像给迷途的航船不仅换了舵手,更装上了指南针。
六中全会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啥?说到底,就是"独立自主、实事求是"这八个字。
独立自主,不当他国的附庸,不做理论的奴隶;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这两条,不仅是当年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也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秘诀。
建党百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前进道路上,依然荆棘丛生、暗礁密布。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更需要继承六中全会的宝贵精神遗产: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手中。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高举毛主席思想的伟大旗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参考资料:
- 《毛主席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 《独立自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央党史研究室,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