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宇宙终将消亡的宿命,反而凸显了人类意识的奇迹。

与惯常认知的科普著作不同,超弦理论的重要开拓者、哥伦比亚大学理论物理中心主任布莱恩·格林的《直到时间的尽头》,仿若一曲融合物理学、哲学与文学的宇宙史诗。

从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到未来10^10^68年后的“时间尽头”,作者以超弦理论开拓者的深邃视角,描绘了宇宙从诞生到寂灭的全景图。

书中核心命题直击人心:在熵增定律注定让一切归于混沌的宇宙中,短暂如露水的生命与意识,究竟有何意义?

[商品]

✨一部宇宙史诗,一次生命意义的叩问

格林通过“演化”与“熵”的双线叙事,揭示了宇宙的两面性:演化创造秩序,生命与意识在偶然中诞生:而熵增则无情地将所有结构推向瓦解。

这种矛盾构成了人类存在的根本张力——我们既是秩序的产物,又注定成为混沌的祭品。书中对“意识如何从物质中涌现”“思维能否在时间尽头留下痕迹”等问题的探讨,将科学推向了形而上的哲学疆域。

科学理性与人文浪漫的完美交融

格林被誉为“诗人科学家”,其笔下的宇宙法则不再冰冷。

他将黑洞比作“废热垃圾桶”,将量子涨落形容为“薄纱般的缕缕光线”,甚至在弦论和《庄子》的“至大无外”间构建了诗意的联想。这种独特的文风,让艰深的超弦理论、热力学定律化作可感知的意象。

✍️✍️
人类实际上被一分为二:他能认识到自己无上光耀的独特之处,这让他在自然界中脱颖而出,高高在上,但他也会回到三尺地下,在黑暗中默默腐烂,永远消失。

我们如露如电,我们转瞬成空。虽然我们的片刻例外且罕见,但这种认识能让我们将生命的昙花一现和自我反思意识的稀有,作为价值和感恩的基础。虽然我们还是会渴望拥有一份能够持久的遗赠,但对宇宙时间轴的探索清楚地表明,我们无法实现这种渴望。


原价79,现仅43.5。感受物理学的极致浪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