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刘娜
首发公众号 |闲时花开
那天刷微博时,刷到初代网红、中山大学高材生、靠性爱日记走红、自曝至少睡过300个男人的木子美老师的微博:
她已经禁欲三四年不碰男人了。
突然,就想起身边3个人的故事。
一个是浪子老王。
老王就是你们口中说的“渣男”,前半生浪得没边没沿,睡过的女人的数量不比木老师少。
这样一个老渣男,49岁突然出家,遁入空门,隐居山寺,吃斋念佛,不近女色。
一个是好男人老张。
老张是我一个姐们儿的老公,是熟人圈里出了名的优秀能干之人。
之前他在国企当中层,后来辞职和人合伙做生意,为了工作,加班熬夜、喝酒出差是家常便饭。
去年冬日的某天早上,老张突发脑梗,请了市里最著名的专家,结果还是没能逃离“左手六右手七,左手打圈右脚踢”的脑梗后遗症。
这大半年他坐在轮椅上,被保姆和妻子领着天天去做康复训练。
筷子都握不住,还谈什么加班和挣钱!
还有一个人,是我老姨父。
我姨父七十多岁了,是个时髦的小老头儿,炒股都炒20多年了,称得上“和中国股市共荣辱”的铁杆见证人。
但2月份过春节聚餐时,姨父当着一大家子老小的面儿宣布:“金盆洗手,坚决不再碰股市。”
你以为我姨父是老了脑子不好使了吗,不不不,他老人家下象棋玩斗地主可是碾压方圆数十个小区的老少爷们。
真相是,姨父坐在夕阳里算了一笔账——
炒股20多年,除了一路担惊受怕、患得患失、天天盯着大盘看得眼要瞎掉、被一家人天天批斗不务正业,最后竟然不赔不赚,啥好处也没落着。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有些人活着活着,突然呈现断崖式“改变”。
这种断崖式“改变”,可能是情感和情欲、工作和挣钱、饮食和爱好,也可能是关系和为人、健康和生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突然像换了个人似的”人生置换呢?
这里面藏着人性和天道——
01
所有“不过如此”,
都是欲望燃尽。
我有个女朋友,18岁之后再也没有碰过方便面。
问她为什么。
她说小时候爸妈离婚,她跟着爸爸,她爸老出去喝酒,让她一个人在家煮方便面。
12岁到18岁,她吃完了一辈子的方便面,从此看见方便面身体和心灵同时起排斥反应。
真是够够的。
“够够的”,就是过尽、用尽、透支尽、满足尽的兴趣索然。
倪萍在书中记载她儿子虎子小时候曾对网游特别痴迷,怎么管都没用。
后来倪萍就让他可劲儿玩,整天玩,通宵玩,不吃不喝地玩。
后来虎子主动找到倪萍说:“妈妈,游戏也就这么回事,不过如此。”
网瘾就此戒断。
“不过如此”,是彻底体验过的人,对诱惑和欲望的终极祛魅。
这两年有句话特别火:
“人生不过一场体验,而已。”
你只有彻彻底底地体验过,你才有资格说“不过如此”。
所以,叔本华才冷冷地说: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怎么结束这种“痛苦和无聊之间不停摇摆”的游离呢?
答案是——
02
沉迷外相无路,
回归内在得道。
心理学有个扎心的研究:
再刺激的性爱、再富足的金钱、再称心的工作,再圆满的成功,都会在被满足一年甚至更短时间里,出现边际效应递减,陷入“囚徒困境”——高昂亢奋不再,困惑难题丛生。
你以为马云那句“我对钱没有概念,我对钱没有兴趣”是装逼吗。
这样的话,盖茨、乔布斯、王健林和马化腾在不同场合都说过。
实现财富自由的大佬,对钱真没概念。
金钱,已挑逗不起他们的幸福感。
如果你和我一样,善于搜集素材、记录生活,你就会发现这样的事实:
在情爱中游戏,在金钱中打滚,在名利中争夺,甚至在竞争中玩命,本质上都无法给我们持久的幸福。
这些东西只是给我们体验人生的“外相”。
让我们在短暂的满足后,陷入找寻“更爽、更多、更强、更好”的贪嗔痴里。
它喂养的,只是我们的贪欲,而无法救赎我们的灵魂。
灵魂的安放,必须也只能向内修悟。
戒色的木子美老师、出家的渣男老王、强摁下休息键的拼命三郎老张、对炒股彻底祛魅的我姨父,本质上都在从一个极端,走上另一个极端后,开始内修: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唯有破相,才见如来。”
那怎么才能挣脱外相的束缚,回到内在心灵工程的建设?
答案是——
03
人生,
是一场均值回归的公平。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
超过
70%
的彩票中奖者,会在
3
5
年内迅速破产,甚至比中奖前更穷。
不是靠踏实劳作,而靠天降横财暴富的人,没有认知和能力留住财富。
他们会在赌博、吸毒、借贷和挥霍的陷阱里,迅速回到之前的生活水平。
财富,是认知和能力的变现。
当你的认知配不上你的财富时,社会就有一万种方式收割你,直到财富与认知匹配。
不仅仅是财富。
情感、能力、健康、幸福,皆如此。
董小姐家里有钱有人,她靠一路走捷径镀金成大医院的医生,结果被一场丑闻扒了精光。
新闻上那些曾大红大紫的男女明星,一场劣迹丑闻后也销声匿迹。
凡此种种都是:
他们在均值回归中,回到了他们本该待的地方。
这是天道:
你的地位、身份或好运,可能会暂时超过真实能力,但最终会回归到真实水平。
人生的均值回归,亦如罗马帝国的消亡史,或曹雪芹笔下《红楼梦》的兴衰录,是一场“善恶轮回”的因果。
在这场因果中,个体的心念和选择,会影响最后的命运。
比如,罗马帝国中,主动退位去种菜的戴克里先,因放弃权力,而成为屈指可数善终的君王。
比如,《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善良机智,知恩图报,心怀悲悯,终老乡野。
这里面,藏着普通人可参考的人生路径——
04
慢慢用自己,
平凡即欢喜。
2021年,韩国女演员尹汝贞,凭借电影《米纳里》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也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韩国演员。
在获奖后,她被人问到,是否因为外貌不够出众、嗓音粗哑难听、总演小配角,而被人嘲笑过。
她坦荡地说:
“当然有过,但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获奖了,嘲笑我的人都去世了。”
这句话给我的冲击力,和天津103岁奶奶说的 “男朋友?全死了”一样。
人生海海,拼到最后的,不是高光时的浮夸,而是平凡里的绵长。
慢慢用自己,哪怕一直是配角,也有好人生。
因为节制里,就有持戒和修行,就是破相与开悟。
“慢慢用自己”的4个法则,分享给你们:
·不透支自己的爱欲,得一人,也可爱一生;
·不透支自己的健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不透支自己的财富,赚清白之财,得稳妥之福;
·不透支自己的命运,高光时心怀谦卑,低谷时相信时间。
人生不过一场向死而生的归途。
只要步履不歇,慢慢走,缓缓归,恰恰好。
周三安好。
感谢你读到最后。
娜姐福利
点击领取
新中式云朵棉家居服系列
睡裙/盘扣/翻领 多款可选
亲肤舒适免穿Bra
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情感专栏作家,文艺也理性,温柔也死磕。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和作者AI制作,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