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邢振宇 韩欣然 牟静萍 实习生 袁垚鑫

“爷爷奶奶,您二老多年来牵念的二儿子,我的二伯找到了。”王作树小心翼翼地把那张由AI复原的王坚仁烈士照片摆放于墓碑前,这仿佛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团聚。

5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让英雄有名,让岁月有声”的评论文章,点赞了历城区为无名烈士寻亲的活动,工作人员以DNA-RNA共提取技术为灯,大数据比对与家系溯源为引,照亮无名烈士的归途,让无名烈士回归故里。

自2024年3月以来,历城区协助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持续深入推进烈士寻亲工作,通过DNA比对、档案查阅、实地走访等方式,成功为99位无名烈士找到亲人。


陵园焕新貌,英魂安息处展新颜

青山处处埋忠骨。走进历城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这样一句红底金字的话语格外醒目,激励着每一位到访者。

1948年秋的济南战役战斗异常惨烈,前后持续了八天八夜的时间,炮火连天,枪声不断,战士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奋勇作战,许多年轻的生命长眠于此,被匆匆埋葬,成为无名烈士。在历城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1302名在济南战役中英勇牺牲的烈士,每一块墓碑都承载着一段英勇无畏的故事。


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等部门印发意见,强调要做好失踪烈士遗骸搜寻保护和寻亲工作。2024年,为全面提升陵园的教育功能和纪念价值,历城区委、区政府启动实施了历城革命烈士陵园整体提升工作。

借陵园提升改造的契机,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历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高校组成的专业团队,对这里安葬的无名烈士合葬墓进行发掘,并对无名烈士进行了DNA样本提取工作。

据历城革命烈士陵园相关负责人安学兵介绍,历城区对烈士陵园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了综合优化提升,新建一批烈士墓,并对原有烈士墓进行了全方位改造,改造与新建烈士墓共计1800座。同时并对原有的历城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进行了更新改造,让一个个为国献身的名字,一例例英勇的事迹如画卷般在墙壁上展开,让前来缅怀的人们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英烈们的事迹与精神。



如今,历城革命烈士陵园内,道路平坦开阔,花木错落有致。正中央那座名为“前仆后继”的雕塑威严庄重,两侧陈列的军械装备更增添了几分肃穆与厚重。此外,他们还对监控安防消防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为陵园的安全保障加装了一层坚固的“铠甲”,确保这片承载着英魂与历史记忆的圣地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守护,让烈士得以更好地安息。

跨越时空相聚,科技助力无名墓冢寻亲

“像!真像!”这是王坚仁烈士的侄子王作树拿到照片后说的第一句话,安学兵回忆说,“王坚仁烈士是我们在为无名烈士寻亲过程中,第一位用AI复原容貌的烈士。”

为烈士寻亲,让英雄回家,既是对烈士英灵的告慰,更是对烈士家属的慰藉。很多烈士牺牲后,甚至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为了更为真实展现烈士的容貌,2024年,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相关机构展开了一次新的尝试——利用生成式AI技术复原烈士容貌。一年来,对其中220位有完整头颅的烈士进行了3D扫描,并借助AI技术,让57位烈士的容貌得以恢复。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坚仁烈士的遗骸。”每一处刀伤与枪伤的交错,都在诉说着王坚仁烈士当年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他的遗骸上共有15处伤口,其中枪伤就有8处。”这些伤口,如同历史的印记,深刻地烙印在工作人员的心中。

发掘、整理、修复、提取DNA……开启棺椁时,霉菌瞬间释放,尽管工作人员佩戴了手套和口罩,霉菌孢子仍会钻进口鼻、进入眼睛,让人不禁落泪。

开启棺椁后,不少棺椁内仅有皮带、纽扣等少量遗物,有的棺椁中甚至还合葬着多位烈士的遗骸。棺椁内有部分颅骨存在破损严重,并呈碎片状的情况,工作人员小心地将遗骸放置在提前准备好的布绸上,他们手持卷尺,逐一测量躯体部位,拍照记录提供精准参照,确保信息留存的准确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志愿者们对865名无名烈士进行了DNA样本提取工作,累计提取样本达625份。

让“无名烈士”成为“有名英雄”,让更多无名烈士“回家”。“这是抢救式地寻找!”,为无名烈士寻亲,是与时间在赛跑,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一级调研员李晓文无数次说到这句话。因为有些烈属年事已高,有些线索难以确定,都为寻亲工作增加了难度。一年来,历城区协助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寻亲队伍先后四次开展实地寻访,跨越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等多个城市数十个村镇,成功为99名无名烈士找到了亲人。


4月1日,威海籍烈士刘德怀、刘洪范、赵桂金、姜书山、许维峰、许仁本的亲人们,将一束束鲜花、一袋袋家乡特产、一杯杯烈酒、一抔抔家乡土…… 装进行囊,来到历城革命烈士陵园,只为与长眠于此的亲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相聚”。

迎接烈士“回家”,英魂归聚陵园

5月8日,五一假期刚过,历城革命烈士陵园在鸟儿清脆的鸣叫声中显得格外宁静。陵园内,青年学生正在举行入团仪式。仪式结束后,他们轻轻地把手中的鲜花放在一座座烈士墓旁。

历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根据《山东省零散烈士纪念设施集中迁移保护“三年行动”(2025 - 2027年)实施方案》要求,将散葬烈士墓集中迁移保护工作列为今年重点任务,按照“应迁尽迁、集中管护”的原则,全面提升烈士墓保护管理水平。

去年以来,历城革命烈士陵园先后将41座辖区内的散乱烈士墓迁陵园内进行集中管护。今年截至目前已完成了21座散葬烈士墓迁葬工作。

3月22日,历城革命烈士陵园联合港沟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以及李丕义烈士家人,共同举行了散葬李丕义烈士墓迁葬历城革命烈士陵园的仪式,以庄重的方式迎接烈士“回家”。


4月3日上午,历城革命烈士陵园内庄严肃穆,陵园在济南战役主题雕塑前举行了“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活动暨礼迎散葬烈士“归队”仪式,礼兵们迈着整齐步伐护送烈士棺椁缓缓步入陵园,全体人员肃立,奏响国歌,鞠躬致敬,敬献花篮,以最高礼遇迎接英雄归入。

“只要还有一位烈士未‘回家’,我们的寻亲地图就不会卷起。”历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涛表示,开展为无名烈士寻亲活动,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迁葬仪式让英灵荣归“英雄之家”,既是对历史的告慰,更是践行《烈士褒扬条例》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历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发挥红色资源富集优势,大力弘扬英烈精神,全面深入推进烈士寻亲工作,为济南战役牺牲的无名烈士、在我市安葬的有名烈士确认身份并找到亲人,为广大的烈士亲属寻找烈士,让烈士英魂回归故里,让烈士亲属寻亲梦圆,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出了崇尚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下一步,历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以“荣耀历程·荣光行”品牌为引领,共同守护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以英烈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历程荣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