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国际头条13日报道,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也门胡塞武装持续一个半月的打击本月初戛然而止。美国媒体披露,多重因素促使特朗普决定与胡塞武装停火,包括这一仗太烧钱,却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可能把美国拖入又一个战争泥潭。

特朗普3月15日宣布,他已下令采取“果断而有力的军事行动”,要用“压倒性的致命武力”打击胡塞武装,同时警告伊朗必须立即停止对胡塞武装的支持。本月6日,他宣布停火。


特朗普。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美国《纽约时报》3月12日援引一些美国官员的消息报道,特朗普今年1月第二次就任总统后,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库里拉向他提出一项计划,动用战机在8至10个月内彻底摧毁胡塞武装的防空系统,然后效仿以色列对黎巴嫩真主党的做法,对胡塞武装领导层“定点清除”。

特朗普同意先空袭再“斩首”,并且要求30天内必须看到打击成果。

只是,30天过去,胡塞武装仍然能继续发动攻击,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美军舰船以及以色列目标,同时加固地下设施,隐藏武器弹药。

30天的打击行动耗费高达10亿美元以上,而美军甚至没有建立绝对的空中优势,7架单机造价高达3000万美元的MQ-9“死神”无人机被胡塞武装击落。多名美国官员透露,美军F-16战机和更为先进的F-35战机也多次险些被胡塞武装防空武器击中,飞行员性命面临威胁。

另外,“杜鲁门”号航母编队屡遭胡塞武装导弹和无人机攻击,两架F/A-18舰载机先后因事故坠入红海,同样险些造成美军人员死亡。

美国情报部门评估认为,胡塞武装的实力遭到削弱,但很容易恢复元气。

美国副总统万斯、国务卿鲁比奥、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等高级官员也对继续打击胡塞武装抱持疑虑。《纽约时报》报道说,美国对胡塞武装的打击行动越看越像一场耗资巨大的“烂尾”仗。

为何美国此时突然宣布与胡塞武装停火?

另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子昕表示,美国和胡塞达成现在的谅解是有多方面因素的。

首先,在过去这一段时间,美国在对胡塞采取的军事行动不仅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造成了很严重的损失,同时还曝出了泄密丑闻。在付出这么多代价之后,我们看到实际上美国对胡塞武装的打击并没有取得预想效果,所以在美国国内,对于当前的政策存在很大的争议。目前来看,白宫需要改变策略来对国内有所交代,要表明其有能力在红海问题上有所作为。

第二,当前,阿曼一直在斡旋美国和伊朗之间的谈判。美国和胡塞武装达成相关谅解,也是由阿曼一方在斡旋。很有可能,美国和胡塞武装的这次停火和美伊核谈判有关联性。

第三,特朗普访问中东。他要给地区的盟友一个信号,就是美国有能力继续对中东的事务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从而给接下来对中东的访问进行良好的铺垫。

美国宣布与也门胡塞武装停火,多家媒体报道,以色列并没有提前获知美方这一行动,美国知情官员也披露,特朗普作停火表态前,美方没同以方通气。停火消息的“突然”发布让以色列感到恼火。那么,美国为何要撇开以色列与胡塞武装停火?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很明显美国急于脱身,它不会在意以色列。这一届的美国政府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所谓“美国优先”“美国第一”,所以不会为以色列埋单。当初3月15日,美国对胡塞武装发动持续性的大规模攻击,主要的目的也是着眼于和伊朗的核谈判,对伊朗施加威慑和压力。当然美国认为胡塞武装就是“软柿子”,然而实际接下来的事情并不是想的那么容易。在持续性的投入和消耗下,美国看不到解决方法,看不到压制胡塞武装的任何迹象。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中东在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急于脱身,所以我认为不会在意以色列,因而和胡塞武装达成的协议并没有知会以色列。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新华国际头条、央视新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