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我军中最受关注的还得是十大元帅,他们能够获得部队里的最高军衔,就说明他们的能力不一般。而且元帅必须是能够在幕后运筹帷幄的,不仅是军事能力强,就连指挥部队作战,还有政治方面的能力也都是比较突出的。
就说林彪吧,他在参加革命的时候,也是不起眼的小兵,南昌起义的时候他手里也没有兵权,可是在解放战争的时候,他却是能够领导东野百万大军同国军作战的,还将整个东北给解放出来,这其中的军事能力可是很多人都比不上的。不过要说这十个元帅中谁带兵的数量是最多的,这就得从多个时期来进行分析了,而排在首位的将领却备受争议,至于陈毅却能够进入前三。那么排在第一的将领是谁呢?
刘伯承在参加起义之前,他在国民党部队里可是军长,虽然是川军,可却属于杂牌部队,当时总数在六千人左右,后来参加起义,他手底下就没有一点兵力了。朱德曾经是在云南的护国军任职,是旅长,兵力总数是六千左右,而在起义的时候,朱德则是第三军的军官教导团负责人,另外还是南昌警政的首脑人物,而他手底下的兵力是五百多人。
南昌起义开始之前,贺龙是中将军长,而且还起义的总指挥,手底下的部队已经超过两万人,不过在起义的过程中,由于部队的减员,他手底下也就只有八千人左右了。叶剑英在南昌起义之前是第二师的师长,而在起义的时候他就成为了起义部队的总参谋长,而他麾下的士兵已经有洗澡多人了。而在这四个人之后的几位元帅,他们虽然有的职务高,有的还属于默默无闻的状态,不过他们当时没有统领军队,所以手底下也就没有多少人了。所以在这个阶段来看,贺龙是他们之中领兵人数最多的。
不过在这之后,住的一直都是人民军队里的总指挥,那么就带兵来看,他绝对是领兵人数最多的,不过却也没有上战场进行前线指挥过,大多数都在后方坐镇,因此他的情况比较特殊,应该单独拿出来,不可以与剩下的九位元帅进行比较,这样的话对他们非常不公平。刘伯承后续是在中央任职,还是红军的总参,并没有去前线指挥作战。所以很难确定他的领兵数量,而叶剑英,聂荣臻还有罗荣桓主要涉及的是政治方面的工作,那么他们的领兵数量也是没有多少的。
彭德怀领导的是红三军团,当时兵力是一万多人,而在鼎盛时候可达到了两万之多。林彪领兵的数量与彭德怀的差不多,不过要从细节来看的话,还得是彭德怀更有优势一些。贺龙领兵数量可以从三个时期来看,红军时候,他领兵人数过万,在他领导红三军的时候,人数是在四千人左右,而后来他担任二方面军的总指挥后,他领兵人数就有两万之多了。
徐向前当时名气是最高的,因为他是四方面军中的总指挥,四方面军鼎盛时候可是有八万之多,而朱德在这个阶段有这特殊,不能进行比较,另外叶剑英也同样没有领兵,无法与他们进行比较。林彪在这个时期领兵人数是最少的,因为他的115师当时只有一万五千人,而刘伯承当时的129师人数与林彪的一样,贺龙的120师虽然最初人数也是一万多,不过后续发展达到了二十多万,陈毅也是如此,在只有千人的部队到后续发展到二十多万,陈毅的能力也应该是被肯定的,尤其是带兵的能力,真的是强。
在解放战争的时候,林彪就是东野的指挥,领导百万的部队,而刘伯承是中野的指挥,领导的部队有二三十万,陈毅领导华野人数在四五十万左右,所以陈毅整个战争年代领兵人数还是能够进入前三的。至于榜首有人觉得是林彪,也有人觉得是彭德怀,不管是谁,他们都是为国家的建设而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