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塞北的驼铃在丰镇隆盛庄老巷深处回荡,当晋商的算盘声混着胡麻油香漫过四老财巷,一场关乎家业兴衰、情孽恩仇的传奇大幕即将在清末年间的中秋夜徐徐拉开。5月13日,丰镇市乌兰牧骑东路二人台新编历史剧《团圆》在丰镇市会演中心震撼上演,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极具地方特色与文化底蕴的视听盛宴。

《团圆》以隆盛庄镇清末民初茶马古道故事为线索,以月饼生产为内容,以月饼寓意“团圆、团结”为主题,通过商号三瑞元在月饼生产经营和茶叶丝绸皮毛生意中爱恨情仇、恪守诚信、民族团结、抗击瘟疫、打造民族产业品牌等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东路二人台为艺术形式,打造舞台艺术精品,展现茶道传奇,弘扬北疆文化,致敬诚信商道,讴歌民族团结,传承历史文化。


演出现场。宣艳摄

“舞台上的两个小时,是全体乌兰牧骑队员、剧组以及主创人员辛勤的付出,用我们当地的文化特色、当地的美食、当地的人文情怀,当地的特色小镇,来叙说我们家乡的故事。感谢丰镇的老百姓对我们二人台的热爱,尤其是东路二人台的热爱,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团圆》这部作品。今天只是开始,我们要用更长时间去打造我们自己的特色品牌,让东路二人台走遍全国,让我们丰镇月饼走向全国,让我们隆盛庄让全中国人知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台)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武利平说。

《团圆》在剧情创作上别具匠心,以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为主线,围绕着剧中人物的情感纠葛与命运转折展开,生动地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角色,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深刻感受到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

看完演出,现场观众池江涛表示深受震撼,“从编剧、导演到演员的表演,让我们都非常震撼,真的是眼前一亮,此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这部剧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非常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样也让我们了解了很多与丰镇有关的历史,此刻真的是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真棒。”


演出现场。宣艳摄

据了解,为了呈现出这场精彩的演出,剧组全体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从剧本的打磨到演员的排练,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在前期剧本创作阶段,就举办了《团圆》剧本研讨会,邀请国家一级编剧王玉平等专家团队及剧组编创人员积极研讨交流,从剧本历史背景、剧情构思,到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剖析,提出诸多修改建议,为剧本的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演员们更是经过长时间的艰苦排练,不断雕琢自己的表演细节,力求将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

丰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温玉庭表示,我们以今天演出的历史剧《团圆》为契机,打造艺术精品,展现茶道传奇,弘扬北疆文化,致敬诚信团结,传承历史文化,彰显丰镇独特的文化魅力。


演出现场。宣艳摄

此次《团圆》在会展中心的首演,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展示,更是对东路二人台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传承与发展的有力推动。它让更多人了解到东路二人台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观众走进剧场,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也为丰镇市的文化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直以来,丰镇市乌兰牧骑深入生活、扎根群众,不断创新艺术表演形式,精心创作编演系列文艺节目,为繁荣文化发展接续奋斗。近年来,进一步优化了演出布局,为确保文艺服务覆盖更广泛的基层群众,积极开展“百团千场下基层”“弘扬北疆文化”“三下乡集中活动”“乌兰牧骑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送欢乐、送文明集中服务活动”“戏曲进校园”“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全心全意服务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乌兰牧骑万村行”等各类主题活动。为弘扬北疆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宣艳、陈文杰、闫霞飞、郭慧敏、张日娟)

来源:乌兰察布市委宣传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