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儿女结亲,两家人就像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和亲家处得好,儿女的小日子也跟着顺风顺水;可要是踩了雷,那真能把好好的亲家关系处成仇人。
和亲家走动时最掉价的三种行为,尤其是第一个,不少家庭都在稀里糊涂地犯!
一、总把“我家孩子吃亏了”挂在嘴边,逮着机会就抱怨
“我闺女嫁过去,洗衣做饭全包了,他家儿子连双袜子都不洗!”“我儿子结婚出了那么多彩礼,他家陪嫁就这点东西,太抠门了!”有些家长啊,和亲家见面,三句话离不开吐槽,觉得自家孩子在婚姻里吃了天大的亏。
小区张姐就是个典型。儿子结婚后,每次和亲家聚会,她都要翻旧账:“当初婚礼上,你们亲戚坐错桌,害得我多掏了两桌酒席钱”“我儿媳妇怀孕了,你们都没主动说过来照顾”。有次两家人吃火锅,她又开始数落亲家没给小两口买婚房,饭桌上气氛瞬间降到冰点。现在亲家一听说要见面,就找借口推辞,小两口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要我说啊,儿女结婚是两家人的喜事,老揪着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放,不仅显得自己斤斤计较,还容易让小两口闹矛盾。真有问题,私下和儿女沟通解决,别当着亲家的面“翻小肠”,这才是聪明家长该干的事儿!
二、总爱摆架子,把亲家当“下属”使唤
“你明天来帮我接下孙子,我约了麻将局”“婚房装修必须按我家的想法来,你们不懂审美”……有些家长,觉得自家条件好或者辈分高,就把亲家当免费劳动力,说话颐指气使,完全不考虑对方感受。
我表姐的婆婆就是这样。表姐娘家条件一般,婆婆每次见面都摆足了谱:过年让表姐父母来家里打扫卫生;装修新房时,直接把亲家排除在外,还放话“你们家出不了钱,就别瞎掺和”。后来表姐怀孕,婆婆又要求表姐父母来伺候月子,理由是“你们闲着也是闲着”。表姐气得回了娘家,小两口差点闹离婚。
亲家之间是平等关系,不是上下级!就算自家条件好,也别把优越感写在脸上。尊重是相互的,你拿架子,人家心里早把你骂了八百遍,何苦呢?
三、管得太宽,插手小两口的“床头事”
“我儿子工资卡怎么在你手里?赶紧还给他!”“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不能再拖了!”有些家长和亲家见面,总爱越界管小两口的私事,觉得自己是长辈,啥都能说。
朋友王哥就深受其扰。他和亲家聚餐时,双方父母聊到生二胎的话题,王哥岳母直接说:“你们必须再生一个,最好是男孩,不然老王家香火断了可不行!”王哥媳妇当场就黑脸了,因为她根本不想生二胎。更离谱的是,王哥父母还掺和小两口的财政大权,要求儿媳妇每月公开花销。现在小两口一听见双方父母要见面,头都大了。
小两口过日子,有自己的相处模式。当父母的,别总拿“为你们好”当借口,插手人家的生活。和亲家见面,聊聊天气、养生、旅游多好,非要管闲事,最后吃力不讨好,还破坏了亲家关系!
和亲家相处,就像炒菜放盐,少了没味儿,多了齁得慌。上面这三种掉价行为,真得赶紧改改!记住,亲家之间,互相尊重、保持分寸,儿女的婚姻才能稳稳当当,两家人的关系才能和和睦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