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品方

前天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双方围绕落实今年1月17日中美元首通话重要共识,进行了坦诚深入、有建设性的沟通,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经贸领域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

笔者记得当年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介绍G2的概念。G2(中美两国集团)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滕提出。那是大约20年前他在美中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背景下首次将中美 “两国集团” 作为美国未来应着力培养的关系之一,被视为中美 “两国集团” 构想的开端。



伯格斯滕指出,如果美国要鼓励中国在全球经济承担更多责任,就应该与中国分享全球经济的领导地位,建议将《美中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升级为 “领导世界经济秩序的两国集团格局”。他真是高瞻远瞩。问题是这不符合美国军事工业综合体和金融霸权利益集团的霸权行为。直至今天,美国暗黑政府反动势力还未清醒,听不进去的。

2005年以来,G2概念曲高和寡。自从2008 年美国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出手救援后,这一概念受到较多关注。其他学者专家如弗格森、基辛格等也提出过类似概念和构想,但由于多种制约因素,还未普及。

前天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笔者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中美两国平起平坐的新时代来临,象征性地从前天开始。本年4月2日以来,美国政府在此前单边加征关税的基础上,又对中国(包括港澳两特区)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中国进行了坚决正当反制。随后美方轮番升级关税措施,将“对等关税”税率从第一轮的34%先后提升至84%和125%甚至威胁要加到245%,当时笔者早就笑翻了在地上,暴露出特朗普不懂贸易经济学。他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这真是美国制度的悲哀,被世人看不起。

美国随便施加高额关税严重损害了中美双边正常经贸往来,更严重破坏了国际经济秩序。这次中美会谈达成了《联合声明》,不单是中美双方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分歧迈出的重要一步,更为国际间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弥合分歧、互相合作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参考。

中美双方在《联合声明》中达成多项积极共识。双方认识到双边经贸关系对两国和全球经济的重要性,认识到可持续的、长期的、互利的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性,以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合作互动、相互尊重的精神,同意继续推进相关工作。这些都是反映 G2概念和实践的重要突破,关键是平起平坐。从前天开始,世界不再一样。美股、港股和A股暴涨,不在话下。因为反映美国退让屈从,国际贸易有机会重回正轨。



中美双方同意共同采取的措施包括:美方承诺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修改对中国商品加征34%的对等关税,其中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中方相应取消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反制关税;针对美方对等关税的34%反制关税,相应暂停其中24%的关税90天,剩余10%的关税予以保留。美国基本上回到4月2日之前的原点,满足了中方所有的核心要求。据此,中方同意相应暂停(或取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美国一番瞎折腾,一轮大龙凤之后,现在全部归零,回到原来起点。

《联合声明》还有一点相当重要 : 中美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就经贸领域的各自关切保持密切沟通,未来将开展进一步磋商。中美双方将定期或不定期轮流在中国、美国开展磋商,或在共同商定的第三国开展磋商。

这次日内瓦中美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美方等于宣布“对等关税”休战。笔者认为,中国今后仍需仔细应战。因为美国反复无常,还有很多关键问题需要解决。无论如何,当前的阶段性成果符合两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期待,符合两国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中国这次大获全胜,是合理的客观判断。原因是由于中国有长期战略定力,有短期战术弹性,证明了经济实力(生产链完备,有进口替代)和军事实力(巴印冲突的战果,看得一清二楚)。中国在军事科技方面已力足抗衡,在经济科技方面、估计3至5年间,AI也有望和美国一较高下各领风骚。

中方希望美方以这次会谈为基础,与中方继续相向而行,彻底纠正单边加税的错误做法,不断加强互利合作,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共同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这是一贯的立场申述,可谓义正词严。笔者估计,美国现在还是听不进去的。



那么,中美贸易战的下一阶段怎样?笔者估计是“谈谈打打”,美国继续缠夹不清。未来还要通过持续协商机制进一步谈判调整剩余关税。这就牵涉到高端技术领域的竞争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博弈。笔者相信,中国的应对战略是 : 1/通过自主创新寻求技术突破,2/通过统一战线力争国际支持。

今后,全球供应链将有所调整。贸易战加速了全球产业链的区域化重构。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难以替代,肯定会加强和欧盟及东盟的互相依存。未来中美将在供应链安全方面展开博弈。国际合作将演变为多边机制、中美各自利用区域贸易协定(中国的 RCEP 、美国的“友岸外包”)维护自身利益,继续激烈竞争。

总而言之,中美贸易战的下一阶段将会是“边谈边打”“谈谈打打”的持久战模式。双方在关税、技术、供应链、军事、台海的博弈将持续,但通过对话可以避免在战场上狭路相逢,直接军事冲突不会发生仍是主流趋势。为什么打不起来?因为中国不是不敢打,是不必打。

美国内外交困、战线太长,特朗普急功近利、闭目塞听,是两大弱点。美国近日又酝酿对飞机及零部件加征关税,展开对商用飞机、喷气发动机和相关零部件的进口调查,可能酝酿加征新关税。美国的商用飞机产业和军事工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特朗普意欲何为?值得高度关注。波音、雷神、通用都预计今年的关税成本将会飙升。继汽车、钢铁和铝等产品之后,美国还可能在其他领域的进口产品加征关税,针对日本和欧洲企业、不单只针对中国企业。美国如果真的对飞机及发动机的零部件进口加征关税,将牵动全球的相关供应链。一架商用飞机由超过300万个零件、元件、部件和组件构成,日本和欧洲在这方面具有优势。波音的中型客机787,主要部件如主翼和机身由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等供给,超过30%的机体外判给友邦承造(即“友岸外包”)。美国这方面的举措对中国商飞C919有什么影响?笔者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现在还看不清楚。

特朗普发动《对等关税》战,虽然行为荒唐,背后谋略极深,估计陆续有来。“美国第一、美国优先”,中国不可不防。G2 真要实现平起平坐,中方一定要打痛美方,继续当头棒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