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海天气

今天白天是多云为主的好天气,夜里局部可能有短时小雨,影响不大。最低气温20℃,最高气温将再度冲破3字头,达到31℃左右,相对湿度90%-35%,体感较热。夜温达到20℃以上,代表着早晚也不太凉了,你们的薄被子换好了吗?

与“暖”同时而来的,还有水汽,本周中后期阴雨袭扰,较明显的降水在周五前后,双休日有短时小雨。受降雨影响,周五最高气温下降至26℃,其他时间最高气温都在28-31℃之间,体感偏热,最低气温维持在21-22℃之间。气象意义上的夏天,已在眼前。


上海入夏标准:立夏后,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22℃,五天中的首日即为入夏日。

每天一首古诗词

《初夏雨中》

宋·寇准

绿树新阴暗井桐,杂英当砌坠疏红。

重门寂寂经初夏,尽日垂帘细雨中。

竹帘外的绿意正一寸寸漫上窗棂,青苔沿着石阶攀援成诗行。寇准笔端的初夏浸在雨雾里,像宣纸上洇开的墨痕,晕染出北宋文人骨子里的清寂。老井边的梧桐新叶生发,树影却愈发幽深,恰似中国水墨的留白:浓淡相宜处,光阴自有刻度。零落的花瓣轻叩石阶,让人想起王维笔下“雨中山果落”的禅意。但寇准到底不是隐士,他笔下紧闭的重门里,依然藏着对红尘的眷恋。

诗中的重门深锁与细雨垂帘,前者是物理空间的幽闭,后者是心理维度的隔断。北宋高墙内的寂静,像是陶罐中发酵的果酒,初尝清冽,细品却有岁月沉淀的回甘。细雨在此诗中则具有多重隐喻,既是大自然的水墨笔触,也是诗人命运丝线的具象化,窗前雨帘便成了液态的时光沙漏,每一滴坠落都在石阶上叩响生命的顿挫。

暮春残红与初夏新绿的交界处,诗人用雨声调和出独特的灰色调。这灰不是颓唐,而是历经沧桑后的通透,如同古琴曲里的泛音,清越中自带苍茫。诗中的“尽日”二字最堪玩味,当细雨将白昼稀释成黄昏,所有关于荣辱得失的执念,都在雨润苍苔的韵律里渐渐柔软,最终化作阶前青苔。

后世文人总爱在雨中寻找诗心,或许正因这份湿润能溶解胸中块垒,让灵魂显影出最本真的纹路。千年后的江南初夏,苔痕漫漶的石阶仍在讲述那个细雨绵长的午后,在寂静深处听见的万物生长的声音。

每天一张AI壁纸



原标题:《【AI诗象】今日上海天气:最高31℃!入夏了吗?还没有,但快了》

栏目主编:秦岭

视频:可灵AI 脚本:DeepSeek 后期:剪映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吴晓彤 曹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