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红街最近出了件闹心事!这条街挨着大学城和多所学校,学生们都爱来吃东西。街上有开店的老板,也有流动摆摊的,竞争一直不小。
今年二月,卖麻糍的小伙和一家蛋糕店杠上了,最近又闹大了。小伙发视频说,有人抢他东西不让摆摊,还提“石书记”。他说自己交了两万块管理费,暗示蛋糕店的人偷他东西。
视频一爆,蛋糕店老板遭了殃,短信轰炸加网暴。家人都被骚扰,生意直接被砸了锅。蛋糕店老板赶紧澄清,还原了事情经过。
原来二月下雨,奶茶店和蛋糕店心软,让小伙在门口摆了两天。第三天小伙还想摆,蛋糕店拒绝,让他回老地方。
可小伙没听,在离蛋糕店不到百米的地方摆摊。蛋糕店老板说,红街甜品店饱和,不租店面不能摆摊。
小伙明知规矩,却偏要在这儿卖,老板只好找了管理人员。事后小伙断章取义发视频,第一次网暴就影响了蛋糕店。谁想到,三个月后他又来这招,视频上千万人看。
蛋糕店有监控为证,记录下小伙当初在门口摆摊的样子。
小伙说东西被偷,其实是学生买走了,钱都给了。收款码是他自己打翻的,招牌也是自己撕的,就口角是真的。到了派出所,他也承认没交过两万块管理费。
但小伙觉得,就算没交钱,老板也没权赶他。这话听着有点歪,人家蛋糕店交了房租管理费,凭啥让你白占地方?
再说头回好心让你躲雨摆摊,转头就咬一口,这算啥?现在两边各执一词,网友们也吵翻了。有人说小伙忘恩负义,利用舆论博流量。
有人说店主和摊贩竞争激烈,矛盾早该管管。红街作为“共享校外食堂”,流动摊贩和固定店铺的关系咋处理?管理方有没有明确规定,又该怎么平衡双方利益?
小伙两次网暴,对蛋糕店造成毁灭性打击,这算不算恶意侵权?网络时代,短视频断章取义带节奏太容易,真相到底咋分辨?做生意都不容易,蛋糕店好心没好报,让人寒心。
小伙为了摆摊这么折腾,真的能长久吗?这事也给大家提个醒,网上发声可不能随便带偏风向。
没弄清楚全貌就跟风骂,伤害的可能是无辜的人。
现在就盼着相关部门能介入,把红街的经营规矩理清楚。让开店的和摆摊的都有章可循,别再闹这种纠纷。
大家怎么看这事?是蛋糕店做得过分,还是小伙太不地道?
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一起讨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