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五一”没玩够

请将目光看向这里

武威“历史文化游”线路

一次跨越时空与历史文化的会面

正等待你来开启


文博场馆线

武威市博物馆——五凉文化博物馆——李铭汉故居——西夏博物馆


武威市博物馆

武威市博物馆,是甘肃省第三大博物馆。馆内现收藏着各类文物4.6万余件,以“河西都会,天马故乡”为主题的展览共分为七个单元,从文明华彩、大汉扬威、五凉故都,到盛唐通邑、大夏辅郡,再到蒙元故路、明清凉州,集中展示了武威历史发展沿革及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方面兴衰演进轨迹。


五凉文化博物馆

素有古凉州八景之一“夜雨打瓦”奇观的南城门楼巍峨壮观,大气磅礴,它既是古凉州独具特色的地标性建筑,也是武威历史文化的重要记忆。位于武威南城门楼上的五凉文化博物馆,集中展示了国学大师陈寅恪笔下“承前启后、继绝扶衰”的五凉文化,分别讲述了五凉文化的兴起、繁荣和对后世的影响。走进五凉文化博物馆,就走进了兼收并蓄、多元一体的华夏之魂。


李铭汉故居

李铭汉故居原为明代万历年间甘肃镇总兵达云府邸的前院,建筑上保留了木材原有的质地和色泽,细节处精雕细刻,整体布局严谨、古朴典雅。布置再现了李氏三代读书、传道、授业等生活、治学的场景,使参观者在踏入这处故居的那一刻就仿佛穿越到100多年前一处书香门第的宅院。


西夏博物馆

武威西夏博物馆集中反映了西夏时期武威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历史概貌,馆内收藏西夏文物众多,其中最珍贵的当数“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即“西夏碑”。西夏碑,是迄今所见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西夏文和汉文对照字数最多的西夏碑刻。它是武威西夏博物馆“镇馆之宝”,后世称为“天下绝碑”。

文物瑰宝线

雷台汉文化博物馆——武威文庙——凉州会盟纪念馆——天梯山石窟


雷台汉文化博物馆

提起武威,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已成为了它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符号。“马踏飞燕”体形矫健,神势若飞,三足腾空,一足踏燕,似天马行空,精美绝伦;似神驹回眸,仪态万千。雷台汉文化博物馆作为它的出土之处,是您不能错过的打卡地。

在马踏飞燕身后是一支在原件基础上整体放大6倍的99件铜车马仪仗俑队伍。它们作为景区中最壮观的一景,可带您领略金戈铁马的恢弘之气,亦可感受庄严肃穆的边塞雄风。


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由三部分组成,东为文昌宫,中为文庙,西为儒学院。整个建筑布局对称,结构严谨,是一组造型雄伟的宫阙式建筑群,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是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

悬挂于桂籍殿卷棚下46块保存完好的匾牌,文书精细,承载着武威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每年临近大考,状元桥是武威学子必来的打卡之地,周边也有不少学子慕名而来,系上一根祈福带,许下自己的美好心愿。


凉州会盟纪念馆

凉州会盟纪念馆由塔林、萨班灵骨塔遗址和纪念馆等建筑构成,是西藏归属中央政府行政管辖的历史见证。

阳光轻柔地洒落,唤醒了这片古老而神圣的土地。苍松翠柏在春风的轻拂下,愈发葱郁,白塔在春光的映照下,显得愈发庄严肃穆,塔身的轮廓被勾勒得清晰分明。


天梯山石窟

探寻千年的佛教魅力,天梯山石窟自然不能错过,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路段,河西走廊分布着无数精美的石窟。低调华美的天梯山石窟被誉为“中国石窟鼻祖”。

天梯山石窟参观景点包括罗汉洞、大佛窟,最震撼的当数天梯山石窟13号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正中央的释迦牟尼造像,高达28米,安然端坐,气度非凡,右手作大无畏印。

报送:武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特别声明

1.此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旨在宣传推广甘肃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2.文章中使用的文字或图片如需要署名,请及时联系添加;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电话:0931-8411060。

本文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阅读更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