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以“守护文化遗产 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2025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在北京市延庆区举行。此次论坛共设置主论坛、青年论坛两个版块,汇聚了长城保护、价值挖掘、资源利用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京津冀及长城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文物机构代表,以及国际社会专注长城文化研究传播的外交人员和国际友人,共同探讨长城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当天上午,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主论坛在北京长城文化节开幕后率先举行。论坛共分为“保护·矢志坚守”“传承·文脉赓续”“发展·创新蝶变”三大篇章,多位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主旨演讲,共同探讨守护好长城、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的实现路径。
在“保护·矢志坚守”篇章中,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发表了题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引领下的长城保护·利用·传承》的演讲,深入剖析了长城保护在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下的独特价值、面临的现实挑战以及保护与利用、传承之间的辩证关系,为长城保护工作提供了思路。“传承·文脉赓续”篇章中,首都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郭京宁则就《从“地理空间”到“文化空间”——首都博物馆在筹建中国长城博物馆中的探索与思考》分享了长城遗产从“地理空间”到“文化空间”的理念阐释与创新实践。
当天下午,青年论坛在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党建广场举行。论坛以“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为主题,吸引了众多青年学者、设计师和摄影师的积极参与。论坛通过宣讲、发布、对话和交流等多个环节,深入探讨了长城文化的保护与创新,激发了青年一代对长城文化的热爱与共鸣。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还前往石峡村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石峡村“百千工程”的进展情况及村庄未来的发展规划。在石峡村,嘉宾们参观了“长城人家”精品民宿、酒坊、咖啡厅等产业,了解了村民如何通过守护长城、传承长城文化,走上致富路的情况。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石峡村汇聚了八方力量,乡村更是换了新颜,成为长城脚下极具特色的“长城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