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今年要放水,房价要涨,通通都是给你制造幻觉的。听久了,听多了,你可能就真的会信以为真,那就会产生错觉,你的钱包就被掏空了,个人负债也上去了。传递这种声音的人是谁呢?

是开发商,还有中介,包括银行,他们每天就在反复念叨,这会让你错误地认为,楼市真的要回暖了。这种声音从23年开始一直喊到现在,但23年、24年买房的人用实践告诉我们,我们实际上并没有稳定,这本质上就是一场债务转移的游戏。

开发商需要卖掉房子来维持现金流,地方政府需要卖地的钱来维持地方财政开支,银行就需要房贷来填补利息差。所以,这实际上就是一场用时间换空间的风险转移游戏。原本地产可能两三年见底,但放水和刺激只会拉长见底周期。为什么要拉长呢?因为我们要的是软着陆,软着陆的方式可以给我们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完成我们的经济转型。

所以,止跌回稳的目的并不是让房价反弹,而是为了防止系统性风险发生。像恒大、融创、碧桂园这种案例是绝对不允许再出现的。在库存高起、需求疲软、老龄化严重的今天,大搞刺激、鼓励买房,本质是什么?本质就是风险分摊、债务转移。如果大家都不买,那么房价下跌、资产减值的风险就全部落在了开发商的头上。而开发商的背后是银行债务主体,这里面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那都是大问题。

所以,这种问题就不允许出现。鼓励买房,甚至鼓励贷款买房,就是通过房地产的方式将债务分摊到每个家庭头上。每个家庭跌个10%,跌个15%,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就算我们个别家庭债务爆表,那也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这就像农药一样,喝多了会死人,但是把农药控制到一定比例之后就不会死人了。

那今年放水真的能够再一次实现普涨吗?放水的本质是举债,是再度扩表。当我们的负债都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的时候,我们不仅不会增加贷款,还会想方设法提前还贷。其实这个就是现在的现状。所以,今年的放水不同于08年的状态,这个预期大家可想而知。

但是,这个放水和相应的一些手段,它一定会阶段性地提振信心。所以现在的状态就是,给政策我就走两个月,两个月之后没有政策,这个市场就开始逐渐走软。包括我们3月份、4月份的状况是很明显的。因为我们高房价、高库存、低收入的基本面是没有改变的。

另外,我们现在的调控手段其实已经捉襟见肘了。降首付、降利率、降税费,给出相应的限制性政策,包括给什么消费补贴,这些该上的都上了。说到底,我们现在所有的手段都是降低转入门槛,并没有降低大家的购买负担和压力。

所以现在催你买房的人,他根本不关心你到底该不该买,你亏多少钱也跟他们没关系。充其量就是想通过这次交易,把你的钱搞到手,库存可以拦在你的手里面,但是不能拦在开发商手里面。所以我们现在直接要的是新房市场的带动,进而推动开发商手里面库存的出清。

那么至于以后庞大的二手市场怎么样呢?与我无关。所谓的货币操发也是个伪命题,实际上就是收割。你花钱买了我的房子,我就把你收割了,我拿着你的现金去吃香喝辣去了。你要是买了开发商的房子,那开发商就把你收割了,他就去降低债务风险去了。至于你的贷款,你就慢慢还,你的余生几十年去还,中间外加一个银行继续收割你,就这么简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