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的城中村,北面的后北屯、西流村等繁华已成历史,而南边的大马村和小马村等如今依旧挺立。
因为离得远,我从没去过小马村,但曾经听说过,总觉得这里有点神秘。实事求是的说,打开一些本地的论坛之类,时至如今,还是有很多帖子或信息对这个地方充满偏见。小马村的形象在一些人心中,有点类似于西安的吉祥村。在人群嘈杂的城中村背景下,人们在传说中总带着一丝秘密风情。
今年4月份的一天,我从小店人民北路那边骑电动车回市区里。一路上,我惊讶的感到小店的繁华居然如此绵长,一路下来,两边都充斥着各类商铺和生意。在小店区南部中心位置,城建感觉有点类似于其他一些地级市。
在路过白求恩医院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对面有块广告牌上写着“小马”两个字。这不就是小马村吗?以前没注意过,原来它居然就在白求恩医院的斜对面。而在这附近,是许多汽车4S店和产业园区。
真够繁华的,我感叹一声,由于要不要进去对面村子里闲逛两条街。因为坦白讲,我明白如果我写一篇关于小马村的文字,很有可能阅读量比较高。
犹豫一下,还是停下车子,过马路到对面,开始打量一番这传说中的小马村。
站在平阳南路外边看来,这里跟大马村以及许西村的外部比较像,就是自建的高楼做临街商铺,广告牌色彩杂乱但非常明亮。这里往来行人非常多,看起来生意繁茂。
有一些水果店、奶茶店、手机店和小吃店等,路中央就是公交站台,许多人在那边等车。这是一个大站,靠近南中环,基本上算是小店区外围与太原市区内部的交界点。
我发现,可能是由于靠近医院的缘故,实际上,这里路边的营养品店和一些日常用品店也非常多,满足人们探望和照顾病人的双重需求。
与其他地方不太一样,小马村如果从空中俯瞰,地形有点像一个栅栏,总之是有许多条小巷子延伸至平阳南路上,感觉这个村的区域面积很大。
我随便转进一家巷子,老实说,进去时,内心是有一点压力的。但很快我便打消了这个顾虑,巷子里一切正常,街边坐着很多男人和居民。
我装作是在这里居住的本地人一样手插口袋随意行走,本质上,这里就是城中村的样貌,与大马村很相似。不同之处是大马村的餐饮店要更多一些,而这里似乎按摩店更多。
在这里,很容易看到许多写着足疗、采耳的店,都是临街的,应该是非常正规。我看到一块立牌上写着宣传语:累了,困了,请进来休息。文字下面,是一个泡脚的图案。
除此之外,路过一些门口,很容易听到哗啦哗啦的声音,抬头一看,原来是棋牌室。显然这边的娱乐业和服务业要比较发达。不但有很多棋牌室和台球厅、网吧等。路过一些树底下,也能看到一些老人围坐在一起打牌消遣。
不知是不是周末的缘故,总之这里的人挺多,像我一样闲走的人也有。看到有两个学生,明显是家里住在这附近的。
当然,既然是城中村,那意味着这里的租房业务必然十分发达。在这里,信息并不依靠网络流通,而是会贴在墙上。在许多院门和墙上,都能看到招租的广告。单间套间,价格低廉,应有尽有。
除此之外,有的墙上还贴着招聘广告、出租电动车广告、“专科专治”广告和收宠物广告等。最让我惊奇的是,居然还有一个大大的WIFI广告,上面写着一个无线网的账号与密码,可能是为过往人群提供手机联网方便?
最后,我在村子稍微里面一些,在一个烧烤店区域旁边,看到一座水塔,这让我感到熟悉,因为我们农村一般都会有一个水塔。这说明住在小马的人可以吃小马自己的水。
小马的水应该没那么深,否则这座水塔必然要修得更高一些。我感到有些惭愧,在进来小马村之前,我曾有一点偏见,现在看来,这里非常安全。实际上,这边离很多企业园区那么近,必然有大量上班和务工人员选择住在这边,是正经地方。
漫无目的转了十几分钟,准备离开小马村继续赶路了,从一条小巷子出去时,看到一个自助洗衣店门口堆放着一些彩色轮胎,而巷子上空则挂满了许多写着温暖语句的小旗帜,旁边的绿色藤曼爬满屋顶,整个场景看起来像咖啡馆一样浪漫文艺。
走出巷口,看到一家假发店,门口摆放着一个戴着假发的塑料模特。我起初一乍眼,还以为有国际友人也来此地。几秒后,才反应过来是假人。
我没有脱发和谢顶,因此不需要进假发店里惠顾,当即走到斑马线前,等待绿灯亮起。绿灯亮了,我走向马路对面,马路对面的高楼顶,山西白求恩医院的红色字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斑马线对面,一大群人与我擦肩而过,迈步走向小马村那边。
我骑上车子离开这里继续赶路,从此也算是对太原小马村多了一分认识。
如果你能关注我,那可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