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害者学生
文丨谈古论今
大家好,这里是谈古论今。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几天,一桩发生在马来西亚的绑架案,在海外华人圈炸开了锅。
主角小叶,18岁,广东佛山人,家里是开公司的,父母常年在迪拜做生意,妥妥的“富二代”一枚。
去年10月,小叶被父母送到了新加坡留学,本想着让孩子出去镀镀金、长长见识,哪晓得这一送竟差点天人两隔。
今年4月30号,小叶和家里说自己想从新加坡跑去马来西亚玩,但人刚到马来西亚,就和家里失联了。
远在迪拜的叶先生和程女士心急如焚、坐立难安。直到5月2日下午,一个陌生QQ弹出来的视频通话,把这对父母的魂都给吓飞了。
视频里的小叶,浑身上下光溜溜的,被绳子捆绑得如同粽子一般,被丢在了地上。他的嘴被黄胶带封得严严实实,就连一个“妈”字都喊不出来,眼中满是绝望与哀求。
绑匪也不啰唆,张口就索要50万人民币赎金。
当爹妈的,哪个会不心疼自己的骨肉?叶先生夫妻俩立刻就满口答应下来。
但很快,绑匪又发送来一段小叶被猛烈的殴打的视频,还狮子大开口,把赎金一下子飙升到350万,并撂下狠话:“不给钱就立马撕票!等着收你儿子的器官吧!”
叶先生强忍着怒火和恐惧,小心翼翼地跟绑匪打着太极,商量着能不能先给10万。
绑匪直接就炸了:“你在打发叫花子呢?!”
紧接着,小叶又受到一顿惨无人道的折磨:脖子被勒、嘴里还被猛灌水,还被拳打脚踢。
眼瞅着儿子快被折磨得断气了,叶先生两口子再也绷不住了,立马就报了警,并且连夜飞往了马来西亚。
很快,当地警方就介入了,调查发现,这很可能是一个专业的团伙:
他们不仅非常熟悉中国留学生常用的社交软件,勒索时还“不厌其烦”地教导家属怎么转钱,同时不停地转移藏匿小叶的地方,整个一套流程下来,老辣得很!
5月4日,案情总算有了突破,槟城警方逮住了一个参与绑架的嫌犯——让人意外的是,这家伙也是个中国人。
顺着这条线,警察最终在一个破工厂里,把小叶给救了出来。
万幸中的万幸,小叶只受了点皮外伤,小命总算保住了。但这事的阴影,怕是一辈子都散不开了。
海外华人圈有句话说的很对:
出了国,要小心“中国老乡”!
昔日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怎么就变成了“老乡见老乡,背后开一枪”呢?
答案并不简单。
个体道德的沦丧,自然是罪魁祸首,加上海外生存的压力,很多人就走向了极端。
但看的更深一点,这背后其实有个更普遍、隐秘的原因——“文化失根”。
当一部分海外华人,既未能融入所在国的主流社会,与母体文化的纽带又日渐疏离时,就会陷入到一种度身份、价值迷茫的境地。
这时候,传统的“同胞情谊”在他们眼中失去了光环,反而还异化成了一种可供利用的“资源”、一种可以让自己“社会进步”的最便捷、风险最低的的捷径。
他们不仅和“自己人”的语言相通、背景相似,还能通过伪装热情的“同胞脸”迷惑老乡,所以对“自己人”下手很容易成功。
千万别以为小叶的遭遇是个例,类似的“同胞相残”剧本其实天天都在上演。
就拿东南亚电信网络诈骗来说。
新闻里那些诈骗集团的骨干头目里头,黑压压地一片中国脸!
中国驻泰国、缅甸、柬埔寨的大使馆,喉咙都快喊破了,每天都让国人留意那些“高薪招聘”的“杀猪盘”,但还是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往坑里跳。
他们怎么干的?
不就是靠老乡骗老乡,朋友坑朋友,或者在网上编一套花好稻好的瞎话,把同胞忽悠到境外?
这些诈骗园区里,多少人是被同胞骗过去当“狗推”的?
人一过去,护照一收、手机一抢,立马就成了人家砧板上的肉,被逼着去骗更多的国人,活脱脱一条“老乡坑老乡”的流水线!
那些所谓的“蛇头”,又有多少是早些年就混迹于当地呢?
他们既融不进主流社会,又吃不了正经饭所带来的苦,只能专注在灰色地带“搞偏门”。
在他们眼里,后来的同胞就是“人肉ATM”,哪还有半分同胞情?
这种大规模、集团化的“内部消化”,就是“文化失根”后人性黑暗面的写照。
当然,我相信绝大多数的海外华人,还是善良与热情的,他们在异国他乡默默耕耘,守望相助。
但害群之马,人人都不能掉以轻心。
切记:
生命只有一次,容不得半点马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信息来源均为网络,如与事实不符或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作者澄清或删除。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绿色网络世界!
敢为苍生谏真言,岂因祸福避趋之!
@关注、点赞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