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年广东“文化馆服务宣传月”系列活动正式启幕,广东各地文化馆通过丰富多彩的公益培训、文艺演出、展览沙龙等活动,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不论是在文化馆(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城乡广场、社区草坪、农村小戏台还是景区商圈,海量优质文化资源“包邮”送到你身边!

辅导培训、艺术课堂任君选择

文化馆邂逅文艺之美

活动开启首周,各地文化馆紧紧围绕广东“文化馆服务宣传月”系列活动板块,通过辅导培训、艺术课堂、沉浸式体验等多种形式,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充满惊喜的美育新体验。

茂名市文化馆举办“艺术课堂”(第一期)公益培训,开设少儿硬笔书法班、少儿舞蹈班、少儿创意美术班、成人广场舞、成人识谱班等10个艺术类班别。梅州市文化馆发起“客都艺术公益课堂”特别企划,邀请全市热爱舞蹈的青少年朋友用舞蹈传递公益力量。汕头市文化馆则举办首期“艺小时”音乐沙龙,通过文艺沙龙的形式,为社会大众普及音乐基础知识,讲述音乐中的汕头故事,搭建音乐从业者和公众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


汕头市文化馆“艺小时”音乐沙龙。

还有不少地市以比赛、展演等方式,吸引更多人沉浸式体验岭南文化魅力。比如,珠海市推出“粤韵新声”首届粤语歌曲大赛大众评审选拔活动,其中“趣享粤语游园会”通过粤语金曲争霸赛、粤语绕口令挑战赛、粤语妙句大作战、粤式歇后对对碰、拼出美丽粤剧脸谱等五大游戏,带领大家沉浸式体验粤语文化;佛山市开展“粤韵薪火——佛山市私伙局联盟优秀团队展演暨优秀团队授旗仪式”,15支优秀成员单位轮番登台,展现了粤剧(曲)的独特魅力。


珠海市开展“趣享粤语游园会”,其中“粤式歇后对对碰”以语为刃,剖开市井烟火的褶皱便见文脉薪火。

推动文艺演出进乡村、社区、景区

解锁文旅融合新场景

“五一”期间,各地文化馆推动文艺活动走进乡村、社区、景区,将文化艺术产品送到群众的家门口,也为旅游景区注入文化新动能。

英歌舞表演者们身着华丽服饰,双槌击打声清脆震耳;二十四节令鼓巧妙融合了岭南狮鼓和武术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潮州大锣鼓鼓点如雷、锣声激越……5月1日至2日,“秀美潮州·艺展风采”——2025年庆“五一”进景区文艺演出在潮州市李厝祠、许驸马府、韩文公祠等景点精彩上演,成为这个劳动节的一道亮丽风景。

继5月1日的川剧变脸、时尚街舞成功“炸街”后,5月2日和4日,江门市文化馆策划的两场“墟街有戏·流金岁月音乐会”以音乐为媒,让百年骑楼街化作沉浸式文化剧场,解锁文旅融合新场景。惠州市文化馆举办“夜色惠精彩·相遇山海城”系列活动,结合水东街独特的建筑风格,带你倾听一场身边的音乐会。


江门市文化馆策划“墟街有戏·流金岁月音乐会”,让百年骑楼街化作沉浸式文化剧场。

还有不少地市结合“五一”国际劳动节主题,通过演出、送温暖等形式,向辛勤付出的劳动者致敬。比如,韶关市文化馆在中山公园文化广场举办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汇演,将劳动者的荣耀凝练成舞台上的光影诗行。河源市文化馆则联合相关单位及爱心企业,以关爱环卫工人和非遗手工制作为主线,为城市劳动者和社区居民送上节日的祝福与关怀。


“致敬劳动者·共筑中国梦”2025韶关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汇演

线上线下融合打造民俗文化之旅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五一”期间,各地文化馆还不断拓展民俗文化展示场馆,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扩大宣传,并积极推动民俗文化走进景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禾楼舞、云浮石艺、云安八音、连滩飘色、凤阳陈氏宗祠祭典、六祖诞庙会、连滩山歌、罗定豆豉酿制技艺、新兴凉果……云浮市举办的线上民俗文化展览活动共展出该市22个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一步提升了云浮市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这个面具好特别啊!”“他们怎么能叠得这么高?”5月2日至3日,两场“探秘醒狮非遗,传承岭南文化”非遗醒狮研学活动在湛江市文化馆举行,带领研学团感受醒狮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山市文化馆则将沙溪镇圣狮村变为“舞台”,不仅有民间艺术大巡游、美食盛宴、沙溪非遗展,还有“村BA”篮球赛。


阳江市开展“五一乐翻天·非遗在身边——非遗进景区活动”。

5月2日至3日,阳江市文化馆在海陵岛引入25个摊位,汇聚阳江漆器髹饰技艺文创产品、阳江小刀、阳江豆豉、阳江风筝等民俗文化精品。在碧海蓝天间,游客不仅可以品尝阳江风味,还能了解本土民俗文化背后的意蕴。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