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钛筷子划花瓷碗”的帖子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网友@爱生活的Amy 晒出自家陶瓷碗被钛筷子刮出明显划痕的照片,无奈表示:“花大价钱买的钛筷,没想到吃饭竟‘毁’了碗!”该话题迅速登上热搜,评论区网友纷纷吐槽自家筷子“翻车”经历,更多人则出现选择障碍:到底哪种筷子最安全实用?
实测:钛筷划伤碗?还是碗留下了“钛痕”?
有网友实测发现:用钛筷在瓷碗边缘用力划动,几秒内就会出现刮痕。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买来一双纯钛筷子实测,在釉面瓷碗上轻轻划了几道,果然发现有几条明显的黑色划痕。为了探明原理,记者联系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材料学专业的一位博士研究生求证。
据他解释,这种现象的成因较复杂,涉及材料的硬度、表面粗糙度、摩擦力、氧化膜状态等多个变量。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陶瓷的维氏硬度通常远高于纯钛,按理论上讲,钛不应该“划伤”瓷器本身。
记者实测,钛筷子的确容易在碗底划出痕迹。朱君贤 摄
“之所以会留下痕迹,本质上是钛金属微粒或表面氧化层在摩擦过程中转移到了瓷器表面,形成视觉上的‘划痕’。而非瓷器本体被削去。这就像用铅笔在白纸上写字,不是纸被刮坏了,而是石墨被留下了。”
他补充道,这种痕迹多为物理附着而非化学反应,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用软布、小苏打或清洁剂轻松去除,对餐具的功能和人体健康都没有实质性影响。
记者注意到,上述网友发的帖子引发一些热议:“钛筷宣传永不生锈,但没人说会刮碗啊”“不锈钢筷也一样,我的碗底全是细纹”“老祖宗的木筷用了千年,果然有道理!”
支持钛筷的网友认为:“健康无价,钛筷不发霉、无异味,值得投资!”而反对者则吐槽:“花几百买筷子,还要换碗?本末倒置!”更有消费者质疑商家宣传时未充分提示风险。某钛具品牌客服表示,产品说明中已标注“避免与脆弱表面摩擦”,建议搭配木质或密胺餐具使用。业内人士则呼吁:“厂商需明确标注适用场景,消费者按需选择,不必盲目追求高价。”
四种材质筷子PK,谁是你的筷?
那么究竟该怎样选对筷子呢?到底该为“健康”还是“实用”买单?大家不妨先来看看常见4种筷子全方位对比。
1.木筷/竹筷
优点:天然材质,轻便不伤碗,环保可降解,5元内可得,性价比高。
缺点:易发霉(需3个月更换),高温可能变形。
2. 塑料筷
优点:色彩丰富、耐摔,适合儿童。
缺点:高温易释放有害物质,老化后藏污纳垢。
3. 不锈钢筷
优点:摔不坏!用5年还像新的! 洗碗机随便造、高温消毒无压力,20多元平价“金属战士”。
缺点:手感重,干饭像举铁;冬天冰手,夹热食烫到怀疑人生!劣质款会掉色生锈!
4.钛筷
优点:抗菌防锈,轻如羽毛,600℃耐烧,煮火锅直接当公筷!
缺点:价格昂贵(单双百元以上),使用需搭配耐刮器皿;夹菜打滑;小心假货。
记者梳理了网友和专家建议,“参考答案”来了:根据不同的生活场景选筷子!家庭日常用竹木筷,建议定期更换;带儿童外出游玩时,可使用便携塑料筷,注意认准食品级材质;若是追求耐用度,可使用不锈钢筷,但要避免搭配高档瓷器;而追求极简健康生活派,可大胆选购钛筷,但建议搭配钛碗或木托盘。网友神总结亮了:“筷子界的鄙视链?不存在的!吃得开心、用得顺手才是王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朱君贤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