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市场人潮汹涌,林小梅一松手,四岁的浩浩就消失了。

“妈妈!”她似乎听见孩子的哭喊,却怎么也找不到方向。

林小梅疯了似地到处寻找,张贴寻人启事。

最终,都以失望告终。

后来,她用拼命工作来掩饰心中的伤痛。

直到20年后一次公司年会,林小梅上台领奖时,新来的总裁说了一句话直接让她当场崩溃。

01

雪花在玻璃窗外飘荡,像极了二十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天。

林小梅坐在公司茶水间,手里的咖啡已经凉了。

她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思绪飘向了很远的地方。

时间回到了1999年,林小梅才二十五岁,是个单亲妈妈,和四岁的儿子林浩相依为命。



他们住在城市边缘的一间小出租屋里,空间不大,但足够温馨。

每天早晨,林小梅都会早早起床,准备好林浩的早餐,然后送他去附近的幼儿园,自己再赶去服装厂上班。

“妈妈,我今天画了一幅画,老师说画得真好!”小林浩常常这样兴奋地向妈妈展示他的作品。

“真棒,我们浩浩最厉害了!”林小梅总是这样回应,脸上满是骄傲。

虽然生活拮据,但林小梅从不在儿子面前流露出疲惫。

她总是笑着,给儿子讲故事,陪他玩游戏。

那年春节前,林小梅带着林浩去火车站附近的大市场采购年货。

市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浩浩,抓紧妈妈的手,别走丢了。”林小梅不停地叮嘱。

“知道啦,妈妈!”林浩乖巧地点点头,小手紧紧抓住妈妈的衣角。

市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林小梅一边走一边挑选着价格合适的年货。

“阿姨,这个年画多少钱?”林小梅停在一个摊位前询问。

摊主热情地介绍着年画的特色,林小梅认真地听着,一时松开了儿子的手去翻看其他花样。

仅仅是那一刻的分神,命运的齿轮就悄然转动了。

当林小梅挑好年画,转身想给儿子看时,身边已经空无一人。

“浩浩?”她环顾四周,没有看见熟悉的小身影。

“浩浩!”她的声音开始颤抖。

人群熙熙攘攘,没有人注意到这个突然慌乱起来的女人。

林小梅拨开人群,在附近的每个角落寻找,呼喊着儿子的名字。

她的声音越来越大,步伐越来越急促。

“有没有人看见一个四岁的小男孩?穿着蓝色的小棉袄,抱着一个小熊玩偶!”

她拦住路人询问,得到的只有摇头和同情的目光。

恐慌像潮水一样淹没了她。

林小梅跑到市场管理处报警,又回到原地继续寻找,来回奔波,声嘶力竭。

警察很快到达现场,组织了搜寻,市场也广播寻人信息,但一整天过去了,小林浩仍然下落不明。

夜幕降临,市场渐渐空了,林小梅瘫坐在原地,双眼血红。



“我的孩子,我的浩浩...”她喃喃自语,泪水早已流干。

接下来的日子如同噩梦。

林小梅在整个城市张贴寻人启事,走遍了每个可能的地方。

她去福利院,去医院,去每一个有孩子出现的地方。

她的生活完全崩溃了。

无法工作,无法进食,无法睡觉。

每一分钟都在自责和痛苦中度过。

“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这句话成了她的梦魇。

邻居们看不下去了,劝她:“小梅,你得振作起来啊。”

“孩子可能会被好心人收养,至少他还活着,你得好好活着才能找到他啊。”

这些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沉浸在痛苦中的林小梅。

是的,她必须活下去,必须变得更强,才能有机会找回自己的孩子。

02

三个月后,林小梅收拾好破碎的心,开始重新找工作。

她从一家公司的基层文员做起,每天准时上下班,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

她的桌上放着林浩的照片,那是她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

“小梅,这份合同你帮我校对一下。”主管把一摞文件放在她桌上。

“好的,我马上做。”林小梅立刻投入工作。

她的认真和专注很快得到了领导的赏识。

一年后,她被提升为部门助理。

工作之余,林小梅从未放弃寻找儿子。

她定期更新寻人启事,参加各种寻亲节目,在每一个可能的平台发布信息。

“今天我们请到的是一位寻找失散儿子的母亲,林小梅女士。林女士,能请您讲一下当年的情况吗?”电视节目主持人温和地问道。

镜头前的林小梅强忍泪水,清晰地描述了当年的场景和儿子的特征。

“如果有人看到这个节目,认识我的儿子林浩,请联系我。不管他现在在哪里,过得好不好,我只想知道他安全。”她的声音坚定。

节目播出后,有不少热心人提供线索,林小梅逐一核实,却都是无功而返。

五年过去了,林小梅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已经成为一家知名企业的部门经理。

她的生活表面上看起来已经恢复正常,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也有了一些朋友。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内心的伤口从未愈合。

每到林浩的生日,她都会买一个小蛋糕,点上蜡烛,独自庆祝。



“浩浩,今年你九岁了,不知道你在哪里过生日,妈妈很想你...”她对着蛋糕轻声说,泪水滴落在蜡烛上。

在林浩十周岁生日那天,林小梅破天荒地请了假。

她一个人走在街上,看着来往的孩子们,心里不停地想象:浩浩现在会是什么样子?是像那个戴眼镜的瘦小男孩,还是像那个活泼好动的小胖子?

她走进一家童装店,在男童区徘徊良久,最终选了一件蓝色的毛衣。

这是林浩小时候最喜欢的颜色。

“送给您儿子的吗?”售货员热情地问道。

林小梅勉强笑了笑:“是的。”

她把毛衣带回家,小心翼翼地放在床头的箱子里。

那个箱子里已经有了九件不同大小的衣服,都是她这些年在林浩生日时买的。

这成了她的习惯。

每年林浩的生日,她都会买一件符合他年龄的衣服,幻想着有一天能亲手把这些礼物送给他。

工作上,林小梅越来越出色。

她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

同事们私下讨论她的工作狂性格,只有她知道,工作是麻痹自己的最好方式。

“林经理,周末有个部门聚餐,你一定要来啊。”年轻的同事邀请她。

“我有事,可能去不了。”林小梅礼貌地拒绝。她很少参加公司的社交活动,更喜欢独处的时光。

03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失去林浩已经十五年了。

这一年,林小梅收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

“喂,请问是林小梅女士吗?我们是省电视台《寻亲》栏目组的。”电话那头的声音充满活力。

“是我。”林小梅的心微微跳动了一下。

“有位观众看到了五年前您参加的节目重播,说他的邻居家有个孩子,情况很像您描述的。我们想请您再来一次节目,详细说明情况。”

林小梅紧握电话,呼吸变得急促:“真的吗?在哪里?”

“在南方一个小城市。具体情况我们还在核实,如果可以,希望您能来录制一期节目。”

林小梅立刻答应了。

虽然这些年她已经历过太多次失望,但每一个线索,她都不愿放过。

节目录制那天,林小梅精心打扮了一番,穿上了她最得体的套装。

“各位观众,今天我们要继续一个寻亲故事。十五年前,林小梅女士在火车站附近的市场丢失了四岁的儿子林浩。十五年来,她从未放弃寻找...”主持人娓娓道来。

林小梅再次讲述了当年的经过,声音依然哽咽。

节目组放出了林浩小时候的照片,以及电脑合成的成长预测图。



“如果有观众认识这个孩子,请联系我们的热线电话...”

节目播出后,热线电话一度被打爆。

林小梅心怀期待地等待着好消息,但最终,这些线索都被一一排除。

那个南方小城市的孩子,经DNA检测,与林小梅没有亲缘关系。

又一次的失望,让林小梅陷入了短暂的低谷。

她请了一周假,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吃不喝,几乎要回到失去林浩初期的绝望状态。

直到一个陌生的来电把她拉回现实。

“请问是林小梅女士吗?我是心理咨询师李医生,电视台的朋友告诉我您的情况,我想或许我能帮到您。”

李医生的声音温和而专业,让林小梅不知不觉放下了戒备。

“我知道您这些年很痛苦,但您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不放弃希望是对的,但您也需要学会与这种可能性共处:或许短期内找不到您的孩子。”

林小梅沉默了很久,最终说道:“李医生,你不明白。如果我放弃寻找,就等于再次抛弃他。”

“不是放弃寻找,而是学会在寻找的同时,也过好自己的生活。您越强大,对孩子越有帮助。”

这次谈话后,林小梅开始每周定期与李医生见面。

慢慢地,她学会了接受自己的痛苦,也学会了在痛苦中找到前进的力量。

“小梅,你有没有想过,拓展一下自己的社交圈?”李医生在一次咨询中建议道。

“我不擅长交际。”林小梅摇摇头。

“不需要太多,哪怕一两个能倾诉的朋友也好。人不能总是独自承担一切。”

在李医生的鼓励下,林小梅尝试着参加了公司的一些活动,也开始在周末去社区的志愿服务中心帮忙。

“林经理,没想到你还会做手工!”同事们看着她灵巧地折纸,惊讶地说。

林小梅微微一笑:“以前经常陪孩子做这些。”她已经能够自然地提起有关林浩的事情,虽然心里依然疼痛,但不再是那种撕心裂肺的感觉。

十八年过去了,林小梅已经四十三岁,成为公司的高级经理。

她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画,那是林浩四岁时画的,被她裱起来保存至今。

04

这一年,公司迎来了一个重大转变。

原本的老板决定退休,公司被一家大集团收购。

关于新总裁的传闻在办公室里流传开来。

“听说新总裁很年轻,才三十出头。”

“我听说他很严厉,上一家公司有不少人被他裁掉了。”

“据说他特别神秘,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



林小梅对这些传言不太关心。

在她眼里,工作就是工作,无论老板是谁,她都会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

“林经理,新总裁要求各部门准备详细的工作报表,下周一交。”助理急匆匆地走进她的办公室。

“好的,我立刻着手准备。”林小梅点点头,投入工作。

周末,林小梅在办公室加班,准备报表。

突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个陌生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

“您好,我看到灯亮着,没想到周末还有人加班。”男子西装笔挺,举止优雅。

林小梅站起来:“您是?”

“哦,忘了自我介绍。我是陈明远,新任总裁。”他伸出手,“您是林小梅经理吧?人事部对您评价很高。”

林小梅与他握手,不知为何,心里涌起一种奇怪的熟悉感。

这种感觉让她有些不安,但她很快将其抛诸脑后,礼貌地回应:“谢谢陈总的认可,我只是尽我所能。”

“我看了您的履历,在公司工作了十八年,很少见到这样的忠诚度。”陈明远微笑着说。

“我喜欢这里的工作环境。”林小梅简短地回答。

陈明远环顾办公室,目光停在了那幅挂画上:“这幅画很有趣,是您孩子画的吗?”

林小梅的心猛地一颤:“是的,我儿子小时候画的。”

“他现在一定是个很有艺术天赋的年轻人了。”陈明远随口评价道。

林小梅强忍住即将涌出的泪水,只是微微点头,没有解释。

“不打扰您工作了,期待您的报表。”陈明远礼貌地告辞。

林小梅目送他离开,心里涌起一阵莫名的情绪。

陈明远的眼睛,那个眉梢微微上扬的弧度,让她想起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想不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小梅与新总裁有了更多工作上的接触。

陈明远对她的工作能力十分欣赏,经常指名要她负责重要项目。

一次重要客户会议上,林小梅发现陈明远左手腕上有一个小小的胎记。



那个形状和位置,与林浩的一模一样。

这个发现让她心神不宁,整个会议都心不在焉。

“林经理,你今天状态不太对啊?”会后,同事关心地问道。

林小梅摇摇头:“可能有点累了。”

她开始暗中观察陈明远,发现越来越多的巧合。

他喜欢吃的食物,说话的某些小习惯,甚至走路的姿势,都莫名地熟悉。

“我一定是想儿子想疯了,才会胡思乱想。”林小梅对自己说。

但她无法控制自己的好奇心,开始在网上搜索关于陈明远的信息。

公开资料显示,陈明远二十四岁,毕业于名牌大学,曾在国外留学,回国后创业成功,后加入现在的集团。

他的出生日期,正好是林浩失踪后的第二年。

“如果是他,那失踪后被人收养,改了名字和生日也是有可能的...”林小梅思考着各种可能性,但又觉得这样的巧合太过离奇。

公司即将迎来二十周年庆典,作为资深员工,林小梅被安排负责部分策划工作。

这意味着她要与陈明远有更多的直接沟通。

05

一天,她去总裁办公室汇报年会筹备情况。

陈明远的办公室宽敞明亮,布置得简洁大方。

当林小梅走进去时,一个物品立刻吸引了她的注意,角落的书架上,放着一个褪色的小熊玩偶。

那个玩偶,与林浩当年抱着的那个几乎一模一样。

林小梅的手开始颤抖,呼吸变得急促。

“林经理,你看起来不太舒服?”陈明远关切地问道。

“陈总,那个小熊玩偶...”林小梅控制不住地问道。

陈明远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哦,那个啊。它陪伴我很多年了,是我最珍贵的物品之一。”

“能问一下,它是怎么来的吗?”林小梅尽量使自己的声音平稳。

陈明远沉思片刻:“我很小的时候就有的,可能是爸妈送我的礼物吧。”

林小梅强忍着内心的震动,继续汇报工作。

离开办公室后,她立刻去洗手间冷静自己。

看着镜子中苍白的脸,她不知道是该期待还是该害怕。

如果陈明远真的是林浩,这将是二十年来最大的奇迹。

但如果只是巧合,她又将面临一次巨大的失望。

年会前夕,林小梅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她偷偷从公司取走了陈明远用过的水杯,送去做DNA检测。



她知道这样做可能会失去工作,甚至面临法律问题,但她无法忍受内心的煎熬。

检测需要一周时间出结果。

这一周,林小梅度日如年,工作中频频出错,晚上几乎无法入睡。

年会当天早上,她接到了检测中心的电话。

“林女士,您送检的样本与您的DNA比对结果已经出来了。”

林小梅的心跳几乎停止:“结果是?”

“很抱歉,由于样本质量问题,检测失败,无法得出有效结论。如果需要,您可以重新提供样本。”

林小梅失望地挂断电话。

她站在镜子前,整理自己的着装,准备参加晚上的年会。

无论如何,工作还是要继续。

06

年会现场灯光璀璨,气氛热烈。

林小梅坐在自己部门的位置上,心不在焉地听着主持人的开场白。

“接下来,请我们的总裁陈明远先生上台致辞!”主持人热情地宣布。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陈明远西装笔挺地走上舞台。

他从容不迫地发表讲话,回顾公司的历史,展望未来的发展。

林小梅盯着台上的年轻人,内心翻腾着复杂的情绪。

就在这时,陈明远的目光与她相遇,他似乎停顿了一瞬,然后微微一笑,继续他的演讲。

晚会进行到颁奖环节,陈明远亲自为优秀员工颁奖。

“下面请年度优秀员工林小梅女士上台领奖。”主持人宣布道。

林小梅深吸一口气,走上舞台。

灯光有些刺眼,她微微眯起眼睛,向陈明远走去。

就在她接过奖杯,准备道谢的那一刻,陈明远突然开口说了一句话。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击中了林小梅的心脏。她的双手瞬间失去了力量,奖杯从手中滑落,发出清脆的响声。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眼眶,顺着脸颊滚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