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走了?等等,有件事要跟你说。”大嫂握住我的手腕,眼神闪烁不定,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我疑惑地看着她紧绷的脸,“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大嫂左右张望,像是担心被人发现,“进屋说吧,这事只有我们知道。”
那一刻,我的心突然悬了起来,不知道等待我的将是什么样的秘密。
01
那个周五的下午,我正埋头于一堆文件中,突然收到了一个烫金的邀请函,上面写着侄子小明的婚礼日期,那一刻,我的思绪被拉回了五年前。
那时大哥突然离世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我至今记得赶回老家时,大嫂抱着还在上高中的小明,眼神空洞地站在灵堂前的场景。
大哥走后,我因为工作调动到了南方,与老家的联系逐渐减少,只是在每年春节时会打个电话或者发个红包,与守寡的大嫂和侄子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疏远。
小明的婚礼定在下个月,邀请函旁边还附了一张小纸条:“叔叔,您一定要来啊,妈妈和我都很想您。”这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我心头一热,也勾起了许多思念和愧疚。
我翻开日历,盘算着如何安排工作,最终决定提前三天回去,既是为了参加侄子的婚礼,也是为了弥补这些年来对大哥家的疏忽。
拿起电话,我给侄子回了个电话,听到他欣喜的声音,我的心情也跟着明亮起来:“小明,叔叔一定准时到,你和你妈这些年辛苦了。”
挂了电话,我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那个我已经许久未回的小县城,和那个五年来独自抚养孩子的大嫂。
火车缓缓驶入熟悉的车站,我站在窗边,看着逐渐清晰的家乡轮廓,心中五味杂陈。
时隔三年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曾经熟悉的一切现在却显得有些陌生,街道变宽了,新建的高楼盖起来了,但角落里的那家老面馆依然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坐在出租车上,我默默回忆着去大哥家的路线,心中不断排练着见面时该说些什么,是寒暄几句还是道歉自己这些年来的疏忽,想着想着,出租车已经停在了村口。
一下车,远远地就看到了大哥家的院子,门口挂着喜庆的红灯笼,院子里搭起了红色的帐篷,几个村民正在帮忙布置,热闹的场景与我记忆中大嫂孤单的背影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站在村口,突然有点不敢往前走,这些年我作为小叔子,本应该多照顾一下嫂子和侄子,可我却因为忙碌而忽略了家族的责任,现在猛然看到他们为婚礼忙碌的样子,心中愧疚感更甚。
就在我犹豫的时候,远处传来一声熟悉的呼唤:“小弟,你来啦!”,是大嫂的声音,我抬头看去,只见她站在院子门口,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容,鬓角已经有了些许白发。
她还是穿着那件朴素的蓝色上衣,只是衣服看起来大了一些,显得她的身形更加单薄,但眼神中的坚毅和温柔依旧如同当年。
“嫂子,好久不见,”我快步上前,帮她接过手中的扫帚,看着她眼角增添的皱纹,心中一阵酸楚,“这些年,你辛苦了。”
大嫂摆摆手,将我领进院子,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欣慰:“辛苦什么,小明能成家立业,我就满足了,你大哥在天上看着也会高兴的。”
跟着大嫂进了院子,我看到墙角贴着的全家福照片,那是大哥还在世时拍的,照片里的大嫂和小明都笑得那么灿烂,而现在,大嫂的笑容里多了几分沧桑。
02
院子里不时传来欢笑声,侄子小明和他的未婚妻正在和几个年轻人闹着什么,看到我进来,他立刻小跑过来:“叔叔,您终于来了!”
小明已经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身高比我还高出半个头,他眼睛里的神采像极了年轻时候的大哥,看着他,我仿佛看到了大哥年轻时的影子。
“来,叔叔,我给您介绍我未婚妻,小林,”小明拉着一个清秀的姑娘走过来,女孩羞涩地叫了声“叔叔好”,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幸福。
大嫂在一旁看着,脸上是藏不住的欣慰和骄傲,她轻声对我说:“小林是县城高中的老师,人很懂事,也很体贴,这孩子有福气。”
我点点头,感叹道:“嫂子,你把小明教育得真好,大哥要是在,一定会为他骄傲的。”
一句话不经意间勾起了大嫂的思绪,她的眼眶瞬间红了,但她很快转身去厨房,背影显得有些匆忙,“我去准备晚饭,你们聊。”
晚饭很丰盛,桌上摆满了家乡的特色菜,大嫂一直忙着给我和小明夹菜,自己却吃得很少,我注意到她的手指上有细小的伤口,想必是这段时间为婚礼忙碌留下的痕迹。
饭后,大嫂和几个帮忙的邻居在院子里商量着明天的菜单,我在一旁听着,从她们的对话中得知,大嫂为了这场婚礼已经准备了很久,省吃俭用,就为了给儿子一个像样的婚礼。
“阿兰,你家那块地卖了多少钱啊?够不够小明婚礼的开销?”一个中年妇女压低声音问大嫂,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
大嫂轻轻摇头,眼神有些躲闪:“卖了三万多,婚礼估计要花五万左右,差的部分我东拼西凑借了些,等小明工作稳定了再慢慢还吧。”
听到这话,我的心猛地一沉,原来大嫂为了给小明办婚礼,竟然卖了地还借了钱,而我这个当叔叔的,这些年来却从未伸出援手。
当晚,我住在小明的房间里,墙上贴着他从小到大的照片,从牙牙学语到大学毕业,每一张照片里都有大嫂的身影,而我这个叔叔,却几乎缺席了他的整个成长过程。
夜深人静,躺在床上,我辗转难眠,心中不断思考着明天该准备多少礼金,既要表达对侄子的关爱和祝福,又不想给大嫂增加太多的还礼负担。
第二天一早,我趁着大家都没起床,悄悄问了村里的一个老熟人关于当地婚礼礼金的行情。
“一般的亲戚朋友都是五百到一千不等,你作为叔叔,按理说一千到两千都合适,”老人喝着茶,慢悠悠地说,“不过听说你嫂子这些年日子过得不容易,你要是给太多,她回礼时会有压力的。”
回到大哥家,看着大嫂为婚礼忙碌的身影,我的心情更加复杂了,我既想表达对侄子的关爱,又不想因为一时的阔绰给大嫂增添负担。
坐在院子的角落里,我掏出钱包,看着里面的几张红色钞票,心中天人交战:给少了,怕亲戚们说闲话,给多了,又怕给大嫂造成还礼的压力。
我记得大嫂一直是个要强的人,大哥去世后,村里人多次提出帮助,她都婉言谢绝,坚持自己抚养小明长大,那份坚韧和骨气,让人心疼也让人敬佩。
经过再三考虑,我最终决定给八百元,这个数字既不会太少显得寒酸,也不会太多给大嫂造成压力,我希望这是一个恰到好处的数字。
把钱装进红包,我深深地叹了口气,突然觉得自己这些年来太过忽视亲情,如果大哥在天有灵,一定会对我很失望吧。
正当我沉思之际,院子里传来一阵欢笑声,小明和他的伙伴们正在布置婚房,他的笑容如此阳光,一如当年的大哥,看着他,我下定决心以后要多关心这个家。
03
婚礼当天,天刚蒙蒙亮,大嫂就已经起床忙活,她穿着一件红色的旗袍,虽然样式有些过时,但整个人却显得精神焕发,只是眼睛下的乌青暗示着这些天她没睡好觉。
院子里早已搭好了红色的帐篷,桌椅整齐地排列着,几个妇女在厨房里忙碌,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菜肴的香气,一切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上午十点,小明穿着崭新的西装,带着几个伙伴去接新娘了,临走前,他紧紧抱了抱大嫂,眼神中满是感激和爱,这一幕让在场的人都不禁动容。
大嫂目送着儿子远去,眼中闪烁着泪光,但很快就又投入到忙碌中,指挥着各种事务,她的身影在红色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单薄而坚强。
中午时分,鞭炮声响彻云霄,小明和新娘在一片欢呼声中回到了家,两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嫂站在门口,笑着流泪,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大哥站在她身旁,一同迎接这对新人。
宾客渐渐到齐,院子里热闹非凡,我找了个适当的时机,走到大嫂身边,递上了那个装有八百元的红包,“嫂子,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祝小明新婚快乐。”
大嫂接过红包,眼神复杂地看了我一眼,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点点头,匆匆地将红包收进了口袋,转身又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婚宴开始,小明站起来感谢大家的到来,特别是感谢了母亲这些年来的养育之恩:“妈,这些年来,您一个人把我拉扯大,含辛茹苦,今天我成家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您能幸福,能休息,我和小林一定会好好孝顺您的。”
这一番话,让大嫂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泪水夺眶而出,而我看着这位坚强的女人,心中也是百感交集,这些年来,她独自一人扛起了整个家,而我这个做叔叔的,却从未伸出援手。
酒过三巡,气氛越来越热烈,我坐在一桌乡亲中间,听着他们讲述这些年大嫂和小明的故事,心中的愧疚感越来越强。
“阿兰这些年不容易啊,守寡带孩子,还要照顾老人,小明上大学那会儿,她一个人种了三亩地,晚上还去镇上做小工,就为了供孩子读书,”一个中年男子感叹道,眼中满是敬佩。
另一位老人接过话茬:“是啊,去年小明找工作的时候,阿兰还把家里唯一值钱的金镯子卖了,给孩子买了一套像样的西装,说是去面试用,这个女人,真是苦了一辈子。”
我听着这些话,心中如同针扎一般疼痛,原来大嫂这些年过得如此艰辛,而我这个小叔子,却从未尽到应有的责任。
“听说这次婚礼,阿兰借了不少钱呢,”一个妇女压低声音,“她不想让亲戚们看不起她儿子,硬是咬牙办了这场体面的婚礼。”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我心上,我突然明白为什么大嫂今天虽然忙碌,眼神中却总带着一丝忧虑,原来她为了这场婚礼,已经负债累累。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看向大嫂的方向,只见她正在招呼客人,脸上带着疲惫却坚强的笑容,那一刻,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她渡过难关。
04
婚宴结束后,宾客们陆续离开,大嫂和几个亲近的妇女忙着送客,我则主动帮忙收拾着餐桌上的残局。
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新人已经去县城的影楼拍照了,只剩下大嫂和我,以及几个帮忙的邻居在忙碌着。
我看着大嫂额头上的汗水和眼中掩饰不住的疲惫,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默默地帮她整理着杯盘狼藉的现场。
“小弟,你明天就要回去了吧?”大嫂突然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我听不懂的情绪,既像是不舍,又像是有话要说。
我点点头,随口回答:“是啊,公司那边还有些事情要处理,不过下次过年我一定再来看你们。”
大嫂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道:“那今晚早点休息吧,我给你准备了些家乡的特产,明天带上。”
晚上,我回到小明的房间,整理着行李,心中暗自盘算着要不要在临走前再多给大嫂一些钱,帮她减轻负担,但又怕伤了她的自尊心。
窗外,月光如水,照在院子里的红色装饰上,显得格外温馨,我站在窗前,思绪万千,回想着这两天发生的一切,以及这些年来我与大哥家的疏远。
第二天一早,我的行李已经收拾妥当,正准备向大嫂告别,突然,大嫂神色紧张地拉住了我的手腕。
“小弟,能不能...能不能先跟我进屋一下,有点事情和你说,”大嫂的声音有些颤抖,眼神飘忽不定,似乎有什么心事。
我疑惑地跟着大嫂进了里屋,她反常地锁上了门,转身面对我时,她的手明显在颤抖,眼中含着泪水,让我心头一紧。
“嫂子,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我关切地问道,心中猜测是否是婚礼的开销让她陷入了经济困境。
而大嫂接下来的举动,顿时令我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