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尾声,越南在欢送中国仪仗队后仅仅三天,态度就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他们公开声称南沙群岛中的铁线礁属于越南,并呼吁各国尊重其诉求,还补充说可以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为何越南敢在阅兵之后立刻改变立场?背后是否有人暗中推动?



从阅兵到变脸

2025年4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受邀参与了越南为庆祝国家统一50周年而举行的盛大阅兵仪式。

在这次庆典上,越南官方多次提及中国在过去抗法、抗美战争期间提供的战略物资和军事援助,双方签署的《中越联合声明》也着重强调深化政治互信与经贸合作。

然而,和平的气息尚未完全散去,外交风向却突然转变。



5月3日,越南外交部发言人范秋姮在例行记者会上强硬表态称“某些国家的行为严重威胁到了地区的和平稳定”。

虽然言辞模糊,但实际上是针对南海问题——越南官方声明指出,近期中国船只在铁线礁开展的活动侵犯了越南所谓的“专属经济区主权”。



铁线礁位于九章群礁东北部,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起,越南便通过非法占领部分礁石并修建设施的方式制造争议。

铁线礁周围的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近年来越南持续加大在这些争议海域的勘探开发力度。



数据显示,仅2023年越南在南海争议区域的石油产量就超过了1000万吨。

当中国加强对传统海域的常态化巡航和资源管理时,这种正当行为却被越南单方面定义为“安全威胁”,甚至提出通过国际仲裁来“和平解决主权争议”。



从阅兵时的亲密无间,到数天后的外交压力。

实际上,越南这一看似矛盾的外交举动,是多方利益博弈下的生存策略...



越南变脸背后的多重考量

南海海底埋藏的能源宝藏,一直牵动着周边国家的心。

作为南海争端方之一,越南自上世纪80年代起便在争议海域进行油气开采活动。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越南已从南海争议海域开采石油超过1亿吨,天然气累计产量达1.5万亿立方米。



这些资源带来的巨大收益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原有的油气田资源逐渐枯竭,导致越南近海石油产量持续下降。

为了维持能源供应和经济增长,继续在南海争议区域扩大开采成为了其重要选择,这也让其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愈发强硬。



在大国竞争的棋局中,越南深知“双面下注”的生存之道。

一方面,越南不愿放弃与中国紧密的经贸联系。

中国连续多年保持越南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双边贸易额在2024年突破2600亿美元。

邀请解放军参加国家统一50周年阅兵,高调展示了两国友好关系。



另一方面,美国近年来对部分越南商品加征关税,给越南出口导向型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越南急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破局之策。

在此背景下,通过炒作南海问题向美国展示所谓的“合作诚意”,期望以此换取美国在经贸政策上的放松或获得更多经济支持。



不过,这种做法无疑给本就复杂的南海局势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而且,这并非越南第一次对中国采取类似行动,中国可不是“冤大头”,怎么可能一直容忍他?



越南的历史“忘恩负义”行为

时光回溯至20世纪中叶,当时的越南还在殖民统治下艰难挣扎。

中国不仅在政治上全力支持越南独立,更以“同志加兄弟”的情谊向其输送大量武器装备和战略物资。

然而,当硝烟散去,越南的态度却悄然改变。



1974年之前,越南官方文件、地图及公开声明中多次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河内国家档案馆至今保存着上世纪60年代越南出版的地图,清晰标注南海诸岛归属中国。

但随着中苏关系的变化,越南在上世纪70年代末迅速转向苏联阵营。



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正值中国全力投入国内建设时期,越南却趁机在南海频繁动作。

自1975年起,越南陆续侵占南沙群岛多个岛礁,通过驻军和修建设施强化实际控制。

1982年,越南单方面宣布设立“长沙县”,将南沙群岛纳入其行政管辖范围。



这种公然违背历史事实的行为,彻底打破了南海原本的稳定局面。

面对越南的蚕食行径,中国始终保持克制,但在主权问题上绝不妥协。

1988年3月14日,中越海军在赤瓜礁附近海域发生对峙,这场持续仅28分钟的冲突以中国海军的胜利告终,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



随着中国海军装备的不断升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越南在南海的扩张步伐一度有所收敛,双方关系进入相对缓和期。

所以,如今当南海的波涛再次裹挟着争议泛起涟漪,中国的回应如同雷霆般迅速且坚定。



中国的坚决回应

2025年5月5日,南部战区发布公告,宣布将在西沙群岛附近的海域开展军事训练。

划定的6海里军事演练区,配合两小时禁航令,清楚地展现了中国维护主权的坚决态度。

清澜海事局的警告措辞强硬,向外界传递出不容置疑的信号——任何试图挑战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都将面临有力反制。



中国对南海的管控能力早已今非昔比。

不论是海上执法力量还是陆地军事部署,中国在南海岛礁的建设成果逐渐显现。

近年来,解放军在南海举行的多次实战化演练,无论是舰艇编队的协同作战还是战机的远程巡航,都向外界展示了捍卫主权的坚实底气。



在外交舞台上,中国始终保持着清晰的原则底线。

面对周边国家释放的友好信号,中国一贯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回应,持续推进区域合作与经济往来。

但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任何试探与挑衅都不会被容忍。



有趣的是,在中国亮出组合拳后,曾言辞激烈的越南陷入了沉默。

自从中国宣布军事训练以来,越南官方再未就铁线礁相关争议发表公开声明,之前的强硬表态仿佛瞬间蒸发。



参考文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