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香港是内地游客心中“购物天堂”“美食圣地”的代名词,铜锣湾的繁华、尖沙咀的烟火气吸引着无数人奔赴。

可如今,从机场地勤的不耐烦呵斥,到茶餐厅里苛刻的消费规则,香港服务业的“高冷”姿态,让不少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当“效率至上”碾压“顾客体验”,当“不接待标准”成为常态,这座城市曾经的亲和力因此一点点流失……

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矛盾与隐情?

香港服务业又为何从“香饽饽”变得让游客望而却步?



香港服务业

2025年5月10日,陈乔恩携父母在香港机场40号登机口转机前往沙特阿拉伯时,遭遇一名男性地勤人员“全程黑脸+高频催促”。

据陈乔恩描述,该地勤不仅对旅客询问“翻白眼、甩脸色”,更以“吼叫式”语气催促登机,甚至在她质问“你在催促什么”时,态度恶劣。



陈乔恩当场怒斥:

你是拿薪水工作的,请拿出专业态度!

随后在社交平台发文:

第一次遇到这么大声无理的地勤,如果天天如此,不如回家整理情绪再上班。

出门在外,大多数人都是安分守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她无法想象为何要遭到如此待遇。

而她在网络上的炮轰言论一出,引得无数网友感同身受,对其敢于发声的态度也表达了赞赏。



陈乔恩的遭遇并非个例,香港服务业的问题早已在各个角落悄然滋生。

不仅是机场这种客流量大的场所,在普通的茶餐厅,不少游客也会遭遇不太友好的服务。

今年“五一”不少内地游客前往香港旅游,多年前有人形容内地游客购物如“蝗虫”,如今内地游客低消费行为又被称为“乞衣袭港”。



在港媒报道中,内地游客在“五一黄金周”充斥了香港多个知名景点的街道,但大额消费较少。

不少内地游客没有预定酒店住宿,夜里在麦当劳睡觉过夜,更是让不少香港人咋舌。

有人认为这些人“影衰同胞”,更有甚者认为这些人简直是“破坏城市形象”。



部分情况下,内地游客进店消费遭遇了一些因文化差异、经营理念不同等带来的争执。

在部分香港服务场所,如餐厅、零售店铺等,服务人员常表现出傲慢、不耐烦的态度。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在餐厅外常常会看到一些十分苛刻的要求。

比如,少于4人坐4人卡座要付3人的茶位费。



还有门店窗户上明确张贴的“不接待标准”。

嫌贵、嫌上菜慢、嫌量少、赶时间和过于挑剔,都会成为被餐厅拒绝的理由。



此次五一,内地游客不仅在夜间挤爆麦当劳等24小时营业的餐馆,还因为相关事件登上了当地新闻。

一家四口只吃两碗米线,最终被店员要求按照三人份结账最低消费,引发内地游客不满。

内地游客认为受到歧视,店员则选择坚持让对方付款最低消费,双方僵持让人感慨。

从机场到餐厅,香港服务业从业人员为何会对待顾客如此苛刻?

这种高姿态成为常态,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探究。



态度差的背后

不同于内地服务行业追求“顾客至上”,在香港从事服务业,需要追寻一个“效率至上”。

餐馆为了提升经营效率,甚至对服务员提出翻台率的KPI,结果可想而知。

服务员并不乐意去服务那些不熟悉点餐环节和菜品的顾客,也就有了之前看到的,对于顾客的“不接待标准”。



除了餐饮行业,零售业也是如此。

鲜少会有服务员会为顾客提供讲解和帮助,这对于习惯自助购物,对商品有所了解的顾客来说是极好的。

但对于那些想要闲逛,一边了解一边买的顾客来说,很难达到理想的购物体验。



在“效率至上”的要求下,服务业从业者大多数却只能拿到当地中下水平的工资。

而这些工作者大多数还要面对房屋高昂租金,以及高强度的工作,这也难免造成了服务行业部分从业者的态度不佳。

面对这些问题,商铺也有自己的苦衷。



香港寸土寸金,房价高昂可以说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与此同时,临街门店的租金也是十分地高昂,商家要维持利润就必须提高效率,比如说“餐厅要提高翻台率”“要求4人以下顾客付最低3人消费”。

除此之外,还有“限时用餐”“强制拼台”以及“收取座位费”这些让内地游客望而却步的规则。



这样的行为也许在香港本地人看来已经习以为常,但内地从来都更讲究“顾客至上”。

无论是餐厅吃饭还是逛街购物,讲究的是一个心情舒畅。

这与行人匆匆的香港讲究的“效率至上”完全不同。

提高效率的时候,降低了服务质量,给香港服务从业者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再加上与内地游客的一些语言文化差异,难免让双方产生了互相不理解的争执。



在内地游客看来,高压工作环境下,部分服务行业从业者显露出的各种不耐烦,并不该成为一个城市服务行业的常态。

而港媒口中的“乞衣袭港”,也只是因为他们对于内地旅游文化不够了解罢了。

除了工作理念和工作压力的因素,内地游客独特的旅游方式也给香港服务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乞衣袭港”背后

假期短要逛的地方又多,在内地大学生的带领下,“特种兵”旅游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悄然兴起。

对旅游意愿强烈,经济实力较弱的人来说,用最少的钱去最多的地方,才是心目中想要的旅行。



于是说走就走,主打只逛不买,一天走遍想要去景点的“特种兵式”旅游,逐渐在内地成为常态。

一张张打卡照的背后,是这些“旅游特种兵”走遍祖国大好河山强有力的证明。

可当这样的旅行态度在内地逐渐成为主流,不少人习以为常的时候,香港人还并没有理解这样的旅游习惯。



香港住宿十分昂贵,一间十多平米设备简陋的旅馆,一晚上就动辄上百元。

这对于不少“旅游特种兵”来说,实在是难以承担。

当然,被称为“乞衣袭港”的人群中,也并非只有这样消费能力的人群。

其中不乏到了香港丢失证件后无法开设房间的,也有语言不通怕被坑,于是随大流在店铺休息的。

这样的行为,也注定造成了香港商铺经营者的无奈。



然而,让人叹息的是,香港服务业态度较为傲慢并不是最近才有的事情。

此次又被陈乔恩在网络曝光在香港转机,看到地勤人员大吼游客快速刷机,在游客感同身受的同时,再次让香港服务业的态度被大众所关注。

作为服务业,行业意识不足,必定会遭到淘汰,想象一下如果内地商家进驻,他们如此态度又还能坚挺多久呢?



结语

香港服务业的“傲慢”与内地游客的“随性”碰撞,看似是服务理念的冲突,实则是双方需要互相理解与适应的信号。

过去的辉煌不能成为固步自封的资本,“效率至上”不该以牺牲服务温度为代价。

随着内地服务业不断发展,“特种兵式”旅游文化的兴起,香港服务业若能放下姿态,重新审视自身,学会在效率与温度间找到平衡,必然能再次焕发生机。

相信未来,香港能重新成为那座让游客满心欢喜、流连忘返的魅力之城。

毕竟,真诚贴心的服务,才是永不褪色的城市名片。

部分消息
爆火的特种兵式旅行,成为青春认同的确证|北京日报
地勤态度引众怒!陈乔恩香港机场发文吐槽|香菇说娱乐
内地客五一穷游香港被黄丝嘲讽 “乞衣袭港” 惊动港府,特首李家超:香港作为好客的城市要有包容氛围!|粤港澳观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