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宇

2022年5月,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检察院成立了一支特殊的志愿者队伍“向未来——检察官妈妈团”,甘井子区检察院将致力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女干警们组织起来,以“检察官+母亲”的双重身份,走进校园、社区和家庭,用法律与温情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今年的母亲节,“检察官妈妈团”召开工作研讨会,从多渠道、多维度打造“新计划2.0版”,实现未检保护力全面升级。

三年守护:妈妈团的“暖心成绩单”

队伍凝聚力量:建设“1+N”志愿团队,即:“一支未检办案组+N个岗位条线”。未检办案组由一名员额检察官、一名检察辅助人员和一名工作人员组成,是办案与综合保护的专业力量。同时,司法救助、民事诉讼、检察文化、检务保障、检察技术等条线的志愿者也积极发挥各自职能优势,迅速延伸在未成年人保护与普法宣传方面的职能触角,为工作做细做实提供了人力保障。

数据见证温暖:三年来,开展校园普法、检察开放日、模拟法庭、法治动漫、法治小剧场、法治冬令营等活动60余场次,反响热烈。司法救助+多元帮扶使10余名被害未成年人走出阴影,重新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2名涉罪未成年人顺利进入大学学习,重启青春。“检察官妈妈们”通过慰问、陪伴、通信等方式弥合被侵害、遭霸凌案件中的未成年人的心灵伤害,护之以盾剑、润之以春雨。

机制形成合力:联合甘井子区法院、区妇联、区关工委、区青教办以及市群团组织综合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工作部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创建了涉案家庭教育指导+机制,共同为涉案未成年人的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在增加亲子沟通技巧、不良行为习惯矫治等方面增强法治观念。创建了未检普法“微”机制,在“红月亮”儿童图书馆设立法治图书角,深入社区、学校推广“向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智能监督模型,使未检普法成为“书架上”“手机里”的身边小卫士。

文化赋能履职:“检察官妈妈们”亲自设计未检品牌logo、未检法治宣传教育长廊,创作了一系列“向未来”文化产品,自创主题曲、拍摄MV、编写未检保护三字经(儿童版、暑期版)、设计制作“六大保护”魔方,注重文化与履职同频共振,铸就办案有力、保护有爱、未来有光的“向未来”品牌。

全新升级:妈妈团2.0的“三大守护力”

5月9日上午,“检察官妈妈团”召开了工作研讨会,既庆祝“三周年”生日快乐,又是新阶段守护的开始。更多致力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干警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更丰富、有创意的思路与想法交织碰撞……让“母亲”的涵义在检察语境下变得更加温暖且有力量。

“妈妈圆梦计划”:在原有志愿服务活动的基础上,增加“陪伴心愿”,如“和检察官妈妈逛一次博物馆”“和检察官妈妈共作一次手工”等,丰富活动载体。

“爸爸助攻计划”:“检察官妈妈团”首次招募男性志愿者参与家庭走访、法治宣讲等工作,让守护不缺“父爱能量”。

“一人一策”守护档案:为涉案涉罪未成年人建立个性化帮扶方案,联动学校、社区动态跟踪。

“向未来”微网课:针对青春期亲子矛盾、网络沉迷等热点问题,在院公众号适时推出10分钟短视频课程,扫码即可免费观看。

扩容社会力量:与公益组织、爱心企业等共建“守护者联盟”,提供助学、心理咨询等帮扶援助。

增强专业能力:邀请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律师、司法社工加入,提供“法律+心理+教育”立体化帮扶的专业支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