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扬州盲人管先生在某运营商营业厅办理手机卡时遭遇尴尬一幕:因无法完成刷脸验证,他最终只能以亲属名义开通手机卡。管先生向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反映,自己眼部残疾状况肉眼可辨,且持有残疾人证,可营业厅却以“相关规定”为由,执意要求其进行刷脸验证。

究竟是该营业厅从未给盲人办理过手机卡,还是具体经办人太过机械僵化?竟要求盲人进行刷脸认证,难道真不明白盲人根本无法通过眨眼完成验证流程?这看似只是服务细节上的一个小瑕疵,实则暴露出相关运营商“为难”消费者的大问题。

如今,刷脸认证几乎无处不在,办银行卡、手机卡,甚至部分小区门禁卡都需要刷脸。但这一做法至少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人为设限,刻意刁难。对特殊群体区别对待,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不仅是盲人,人脸烧伤患者、脑瘫患者、面瘫患者、老年痴呆症患者、唐氏综合征患者等,在“刷脸”过程中都可能面临重重困难。若不分情况地强制要求他们必须完成刷脸识别,否则就不予办理相关业务,这种“霸王条款”,往轻了说是简单粗暴,往重了说就是不尊重特殊群体,搞变相歧视,随意设置门槛,剥夺这些群体的合法权益。

其二,图自身方便,违反法规。即便不是特殊人群,正常人也有权拒绝刷脸等采集人脸数据的霸道行为。2025年6月1日,《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即将正式施行。该《办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在实现相同目的或达到同等业务要求时,若存在其他非人脸识别技术方式,就不得将人脸识别技术作为唯一验证方式。若个人不同意通过人脸信息进行身份验证,相关机构应当为其提供其他合理且便捷的身份验证方式。

正如专家所言,科技的初衷应是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而非制造障碍。运营商在面对特殊人群时,理应开辟绿色通道。针对无法完成刷脸验证的特殊群体,运营商可积极探索指纹验证、声纹验证或人工审核等其他身份验证方式。同时,还需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员工对特殊群体的服务意识与能力,确保能以友好、专业的态度为特殊群体服务,切莫再出现要求盲人眨眼认证这般“睁眼瞎”的荒唐事。

作者:周稀银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