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亲王府是清朝唯一不在内城的王府,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郑各庄。王府是理亲王爱新觉罗·弘晳。
理亲王府邸建在北京德胜门外郑各庄,并同时建有城墙、护城河等。康熙当年在这里建设王府其实主要是想给两次被废的太子胤初居住,在太子胤初两次被废除之后,让他久居宫中实在不是办法,而让他住在城里,时间久了还会生事,康熙帝考虑再三,于是便想到了这样一个地方给被废除的太子居住。郑各庄的地理位置正好是紫禁城和昌平城的中间,南北各相距40里(20千米)。而且依山傍水,风景极好,附近更是有温泉。再说到此地的交通,水陆两通、四通八达。环境好,地理位置佳,交通也很便利,这是康熙帝在此地选建王府的主要原因。
康熙帝去世后,因为在遗嘱当中并没有明确说明要太子胤初住进王府中,所以胤初没有迁居进王府。于是,继位的雍正帝便让胤初的儿子弘晢住进了这个王府。就这样,弘晳成为了这座王府里的主人。后来弘晳因为犯了大逆不道之罪,而被革除王爵,永远圈禁,此这座王府便荒废了。
理亲王府后来还被百姓们称作平西府,原因是这样的,当年弘晳因罪被革除王爵之后被囚禁在景山东果园,而因为弘晳的缘故,理亲王府也不能再被叫作王府了,于是后人们便将此处叫作“弘晳府”或“昌平弘晳府”,就这样,叫着叫着,这里的名字便被谐音成“平西府”。
理亲王府本来是为了两次被废的太子胤初而建设,但其显名于世却是因为弘晳封王后的迁入,后来的消亡也是因为弘晳的获罪革爵。王府的由兴至衰,弘晳都在其中扮演者着重要的角色。
爱新觉罗·弘晳是康熙帝的长孙,他的父亲就是被康熙帝两次废立的太子爱新觉罗·胤初。子凭父贵,弘晳很小的时候便受到祖父康熙帝的宠爱。
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帝逝世,弘晳同时被封为郡王。雍正元年(1728)的时候,弘晳携带家人迁居进理亲王府。雍正八年(1730),弘晢晋和硕理亲王。作为弘皙的叔父,雍正帝对弘晳特别关心,甚至弘暂在给雍正帝上奏的时候直接称呼其为“皇父”。但雍正帝却从未委派重要的任务给弘皙,只是让其参与一些礼仪性的活动。后来乾隆帝继位,弘晳因“逆案”,而“逆案”详情被乾隆帝毁掉,已无从得知。弘晳被乾隆帝革爵并且圈禁在景山东果园,去世后无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