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结婚前签订婚前协议。婚前协议究竟是爱情的枷锁,还是婚姻的保障?


1

什么是婚前协议?

婚前协议,是指男女双方在结婚前,就各自婚前财产、婚后财产的归属、债务承担、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的书面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例如,小张和小李在结婚前,考虑到小张婚前有一套房产,为了避免婚后可能产生的财产纠纷,双方签订了婚前协议,明确该房产为小张的个人财产。

2

婚前协议的必要性

- 明确财产归属,避免婚后纠纷: 随着个人财产的增多,婚前协议可以有效避免因财产问题产生的纠纷。案例:小王和小赵结婚时,双方家庭条件差异较大,小王婚前有自己的公司和多处房产。婚后几年,双方因感情不和离婚,由于婚前没有签订婚前协议,对于小王的婚前财产是否在婚后产生了增值部分以及如何分割等问题产生了很大争议,最终闹上法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如果有婚前协议明确财产归属,就能有效避免此类纠纷。

- 保障个人权益,维护婚姻稳定:婚前协议可以保障双方在婚姻中的合法权益,避免因一方过错导致另一方权益受损。例如,在一些案例中,一方在婚姻中存在严重过错,如出轨、赌博等,导致家庭财产大量流失。如果婚前协议中有相关约定,无过错方可以依据协议维护自己的权益,保障自己在婚姻中的财产安全,从而维护婚姻的稳定。

- 体现契约精神,促进婚姻平等: 婚前协议体现了现代婚姻的契约精神,有利于促进夫妻双方平等相处。比如,在一些高收入家庭中,双方通过婚前协议对婚后财产的管理、债务承担等进行明确约定,让双方在婚姻中都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因经济地位的差异而产生不平等的情况。

3

签订婚前协议的注意事项

- 协议内容必须合法: 婚前协议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例如不能约定限制人身自由、损害第三人利益等条款。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例如,有的婚前协议约定一方婚后不得与异性正常交往,这种限制人身自由的条款是无效的。

- 双方自愿签订: 婚前协议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能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曾经有一个案例,一方以威胁另一方家人的方式迫使对方签订了对自己有利的婚前协议,后来被胁迫方准备相关证据后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认定该协议因存在胁迫情形而无效。

- 协议内容要明确具体: 婚前协议的内容要尽量明确具体,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语言。比如,在约定财产归属时,不能只写“某套房子归一方所有”,而应该明确房子的具体地址、产权证书编号等详细信息,以避免日后产生争议。

- 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婚前协议涉及法律问题较多,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确保协议合法有效。专业律师可以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法律规定且能满足双方需求的婚前协议。


婚前协议并非爱情的枷锁,而是对婚姻的一种理性规划。它可以帮助夫妻双方明确权利义务,避免纠纷,维护婚姻稳定。当然,签订婚前协议也需要双方坦诚沟通,互相尊重,才能让这份协议真正成为婚姻的保障。


[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