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庄家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广州市“老年人及胃癌高风险人群胃部疾病监测公益项目”在广州市白云区棠景街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首轮筛查。该项目重点面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45岁及以上胃癌高风险人群,通过“手机胶囊胃镜”这一无创、便捷的新型技术开展筛查。
与传统胃镜相比,胶囊胃镜无须插管麻醉,受检者吞服胶囊后即可完成检查,检查数据通过手机实时传输至云端,由第三方机构出具报告并回传至初筛机构,实现“筛查-诊断-随访”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广州市老年人及胃癌高风险人群胃部疾病监测公益项目启动。庄家湘/摄
在启动仪式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刘思德教授提到,我国每年因胃部疾病就诊的人群已超过3.7亿,但每年能做胃镜检查的只有约3000万人。“一是资源限制,二是患者的恐惧心理。”刘思德强调,此次筛查借助手机胶囊胃镜这一新技术打破了这方面的限制,其准确、高效的特征也受到了许多患者的青睐,全程只需20分钟,就可轻松完成一套胃镜检测。
广州市白云区棠景街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王莉表示,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来说,该项技术填补了社区消化道早筛的空白,让居民“少跑路、少花钱、早预防”。它操作简便,适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纳入慢病管理和健康档案,让更多群众受益。
社区居民李女士说,筛查全程没有不适感,比常规的胃镜要快很多。作为本项目的首位体验者,她感受到了手机胶囊胃镜带来的便捷舒适。
据悉,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应用“AI手机胶囊胃镜技术”,计划为广州市1万名老年人和胃癌高风险人群提供公益性胃部疾病筛查,构建“社区初筛-精准检查-随访干预”三级防控体系,助力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确保项目规范实施,广州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了首期“手机胶囊胃镜检查技术培训班”,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专家团队对97名基层医护人员开展理论与实操培训,内容涵盖操作规范、影像判读及应急处理等。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