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获人民日报关注!
丹灶百年罗行旧墟再“破竹”
以下是报道全文↓
位于广东佛山的罗行墟,在长达两三百年的时光中,承担着广东重要竹器制品商贸交易的重任,见证了岭南地区农耕文明的繁荣。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最后一家商铺搬迁,罗行的热闹戛然而止。不过,就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有15.1万人次来到罗行,参加在这里举办的2025北江吾舞国际舞蹈节。百年旧墟再“破竹”,重新回归佛山的“现象级”区域。
人气爆棚!五一假期罗行墟火热出圈!液态剧场今晚精彩继续→
活动中,共有25位国内外知名舞蹈导师率领115名专业舞者,打造艺术盛宴。17场舞蹈展演、15场特色快闪、10个舞蹈工坊等多元活动轮番上阵,7组静态艺术展览持续开放,6组主理人创生行动同步推进。
一连五日,罗行墟轮番上演精品当代舞演出、艺术展、茶话会、微研学、手工坊、分享会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共同引燃属于新旧墟民的假日狂欢。
以艺术破圈,是罗行墟的特色。罗行社区抓住南海的“文产特派员”制度,引进艺术家向阳、舞蹈家彭宇等优秀的人才驻点,同时梳理整合废旧房屋等闲置资源、盘活历史文化,让艺术有了创生的空间。
艺术乡创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模式参考。罗行艺术墟的建设,体现了“柔性治理”的力量。
艺术激发了当地居民共创的热情。比如舞蹈节上的《水月之间》节目“从专业舞者到社区居民,从艺术团队到龙舟健儿,丹灶市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排练,这种全民参与的艺术共创模式让演出格外动人。”导演彭宇说。
更加深刻的“艺术公共性”“艺术社会性”探索在罗行展开。“五一”假期活动中,这里推出了“公共座椅计划”“花园罗行计划”,呼吁各方力量共建乡村。例如在“公共座椅计划”中,艺术家叶文、胡次英、徐岚、齐蒙等,利用不同材料设计成座椅作品,和村民、大学生一起完成制作。当地的企业也纷纷提供支持,超过40个座椅投放到罗行的街巷之中。
长期以来,基层治理都是城乡发展的焦点问题和核心问题。此前,南海借助“三清三拆三整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工作的推进,重新定位乡村干事创业的主体,让群众从“要我干”发展为“我要干”。而艺术乡创,则再一次把“我要干”变成“我爱干”,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精神面貌。
数据显示,舞蹈节期间,共有8家本土企业、超1400名社区居民共同参与艺术乡创和社区营造。
“注意力经济”的叠加效应被激发。假期期间,周边内酒店、民宿入住率日均超90%,文创市集销售额环比上涨215%。同时,罗行墟自4月正式启动招商以来,吸引艺术创作、文化展示、商业休闲、旅游体验等多元领域的优秀主理人关注,超40家意向商家来访洽谈。
欢迎继续关注 南海文旅 公众号
了解更多文旅活动和优惠信息
跟着演出、赛事、龙舟、美食游南海
探南海·叹岭南
来源丨人民日报、南海丹灶
编辑 | 南海融媒·vc
声明:1、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 号发 布的原创图文,请在后台联系小编处理。2、除标注原创的图文外,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因来源不详,而无法标记来源和署名的,版权仍归原作者。3、凡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侵害到相关著作权所有人,或原作者不希望转载,请在后台联系小编,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