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妈,您怎么这么计较呢?我婆婆不过嘴上说你两句坏话而已。再说了,我有事找娘家帮忙,这不是很正常吗?"
陈小婷有些不耐烦的对母亲刘美玲说道。
刘美玲心痛至极,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亲生女儿,竟然为了婆婆说出这样伤人的话。
就在她决定以后都要远离女儿生活时,陈小婷却突然打来电话……
01女儿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
刘美玲正在厨房忙碌着,准备一份丰盛的午餐。
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她擦了擦手,快步走到客厅接起电话。
"妈,明天能来我家一趟吗?婆婆说想吃您做的红烧肉,我怎么做都不如您的味道。"电话那头是女儿陈小婷熟悉的声音。
刘美玲笑着应下:"行,明天上午我就过去。需要我带些什么吗?"
"那太好了!对了,上次您说的那套儿童益智玩具能帮小宝买一套吗?婆婆说市场上的玩具质量不好,还是品牌的好..."
挂了电话,刘美玲长叹一口气。
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接到女儿类似的请求了。
自从女儿陈小婷嫁给张伟后,几乎每周都有各种需求:今天是来做饭,明天是帮忙带孩子,后天又是购物采买。
而这些要求,往往都是以"婆婆想"或"婆婆说"为由头的。
老伴陈国强从书房走出来,看着妻子略显疲惫的神情,关切地问:"小婷又有事让你帮忙?"
"她婆婆想吃我做的红烧肉,还要我给小宝买玩具。"刘美玲边整理购物清单边回答。
"你这退休工资都快贴补到他们家去了。"老伴摇摇头,语气中带着不满,"上个月小婷他们家装修,你二话不说就拿出两万块。前几天又给小宝买了那么多衣服。小婷他们两口子工资也不低,怎么老是找你要东西?"
刘美玲叹气道:"孩子不容易,张伟家条件一般,婆婆又是个爱攀比的主儿,总要面子。小婷夹在中间也不好做人,咱们能帮就帮吧。"
第二天,刘美玲带着精心准备的食材和刚买的儿童玩具,乘坐公交车来到女儿家。刚进门,就听到张母的大嗓门:"哎哟,这不是小婷妈妈吗?又破费了!"
张母接过玩具,迅速拆开包装递给孙子,然后转身对女儿说:"小婷,厨房交给你妈,你来陪我看电视。"说完,便拉着陈小婷坐到了沙发上。
刘美玲只好独自走进厨房,开始忙碌起来。
透过厨房的门缝,她看到张母正翘着二郎腿,指示小婷给她捶背。
而自己的女儿,那个曾经活泼独立的姑娘,此刻像个听话的仆人,任由婆婆差遣。
午饭时间,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
张母尝了一口红烧肉,点点头:"还是陈阿姨做的好吃,小婷啊,你得好好学学。"
陈小婷连连点头:"是是是,我妈做菜确实好吃。妈,您得多教教我。"
张伟夹了一块肉放进婆婆碗里:"妈,您多吃点。"转头又对刘美玲说:"谢谢丈母娘,有空常来啊。"
这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只有刘美玲心里泛起一丝苦涩。
女儿结婚三年,几乎每周都要她来帮忙,出钱出力已经成了常态。
而张伟一家,除了嘴上说说谢谢,从未有过实质性的回馈。
吃完饭,张母拉着刘美玲说:"下周四是我六十六岁生日,小伟准备给我摆几桌,您和老伴一定要来啊。"
刘美玲笑着应承:"一定去,到时候我给您准备个礼物。"
"那感情好!"张母眼睛一亮,"我前几天看中一条金项链,可惜小伟工资不高,买不起..."
听到这明显的暗示,刘美玲只能硬着头皮说:"我记下了,到时候准备。"
回家路上,刘美玲心里盘算着:金项链至少得三四千,加上随礼,这个月的退休金又要打水漂了。
她不由得想起老伴的话:"你这是当妈的,不是提款机啊。"但转念一想到女儿在婆家的处境,又心软了。
女儿从小被她捧在手心里长大,嫁人后还是放心不下。
到家后,陈国强看见妻子疲惫的神情,心疼地说:"累坏了吧?我煮了你爱喝的莲子汤。"
刘美玲感激地接过汤碗,轻声说:"老陈,我总觉得小婷在婆家受委屈。张家看不上咱们家,又想占便宜,我怕女儿夹在中间难做人。"
"可你这样只会让他们越发得寸进尺。"老伴叹了口气,"别忘了我们还有退休金,万一哪天有个病灾..."
刘美玲摆摆手:"别说不吉利的话。只要孩子过得好,我吃点苦算什么?"
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同一时间,张家正在议论她的"慷慨"。
02嘲讽
几天后的下午,刘美玲去小区门口的超市买菜。
在蔬菜区,她听到有人叫她:"刘老师!好久不见了。"
转身一看,是自己的老邻居李阿姨,两人曾住在同一个院子里二十多年。
"李阿姨,您气色真好!"刘美玲真诚地道。
李阿姨笑着拉着她说:"前几天我碰到你女婿一家人了,没想到张家住在我侄女小区旁边。那天我去侄女家,在小区花园遇到他们全家人。"
刘美玲微笑点头:"是吗?小婷婆婆最近总让我去她家做饭,说是喜欢我做的菜。"
李阿姨的表情突然变得有些尴尬:"其实...我本不该多嘴的,但看在咱们几十年交情上,有些话我觉得还是应该告诉你。"
刘美玲心头一紧:"怎么了?"
"那天我在旁边的长椅上休息,他们没注意到我。我听到...听到张家婆婆在和别人炫耀,说她儿媳妇娘家有矿,动不动就给钱给东西。"李阿姨犹豫了一下,继续道,"她还说...说你是个'冤大头',什么都听她的,连儿媳妇都被她管得服服帖帖。"
刘美玲如遭雷击,手里的菜篮子差点掉在地上。
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您确定没听错?"
"我怎么会听错这种事?"李阿姨叹了口气,"她还说你前段时间给的两万块钱,她拿去买了个名牌包,根本不是用来装修的。"
刘美玲只觉得天旋地转,强撑着镇定:"谢谢您告诉我,李阿姨。我...我得考虑一下。"
回到家里,刘美玲坐在沙发上发呆。
往事一幕幕在脑海中闪现:女儿结婚时,她和老伴拿出十万元积蓄作为嫁妆;小外孙出生后,她每个月都去帮忙带孩子,还常常买奶粉尿布;每逢节假日,她总是大包小包地去女儿家,从未空手...而回报呢?
除了张家人虚伪的笑脸和越来越多的要求外,什么都没有。
老伴见她情绪低落,关切地问:"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刘美玲把超市遇到的事告诉了丈夫,说着说着,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我真没想到会这样...我把小婷当成宝贝,想着她在婆家不容易,事事帮衬着。没想到在他们眼里,我竟然是个'冤大头'..."
陈国强气得脸色铁青:"这姓张的太过分了!咱们辛苦一辈子,好不容易退休了,却被人这么算计。小婷知道这事吗?"
"我不知道,"刘美玲摇头,"可能知道吧。毕竟她婆婆当着她的面说的。"
"必须找小婷问个清楚。"陈国强坚决地说,"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刘美玲犹豫了:"可万一小婷不知情,告诉她后,她在婆家会更难做人..."
"你呀,就是太心软。"陈国强无奈地说,"正是因为你凡事都替她着想,他们才会得寸进尺!"
当晚,刘美玲辗转难眠。
一方面,她心疼自己的退休金被如此糟蹋;另一方面,她又担心女儿知道真相后会夹在中间为难。
思前想后,她决定先试探女儿的态度。
第二天早晨,刘美玲打电话给女儿:"小婷,妈妈有点事想和你聊聊,中午你有空吗?"
"有什么事电话里说不行吗?我今天要陪婆婆去逛街。"陈小婷的语气有些不耐烦。
刘美玲深吸一口气:"是关于你婆婆的事,我昨天听说了一些...不太好的传言。"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好吧,那我中午抽空过去一趟。"
中午时分,陈小婷匆匆赶到父母家。一进门就问:"妈,什么事这么急?我婆婆还等着我回去做午饭呢。"
刘美玲看着女儿急切的样子,心中一阵酸楚。
她缓缓道出昨天在超市听到的事情,观察着女儿的反应。
令她失望的是,女儿脸上并没有多少惊讶,只是有些尴尬和不安。
这意味着,女儿很可能早就知道婆婆是怎么看待她这个亲妈的。
"小婷,你早就知道对不对?"刘美玲直视着女儿的眼睛。
陈小婷低下头,支支吾吾地说:"妈,您别往心里去。婆婆就是嘴上说说,她心里还是很感谢您的。"
"感谢我?用嘲笑我是'冤大头'的方式吗?"刘美玲的声音微微发抖,"我给的两万块钱,是她用来买包了?"
陈小婷抬起头,眼中带着恳求:"妈,您就别计较这些了好吗?婆婆年纪大了,说话没把门的。再说了,您有退休金,家里有房有车,可婆婆什么都没有,全靠我们...您就理解一下吧。"
这番话,彻底刺痛了刘美玲的心。
03心碎
"理解?"刘美玲的声音微微发抖,"小婷,妈妈这些年为你做的一切,难道就换来这样一句话吗?"
陈小婷似乎没意识到母亲的伤心,继续解释道:"妈,我的意思是,婆婆年纪大了,没什么收入,过惯了紧巴巴的日子,看到我们有余钱,难免有些想法。您就别跟她一般见识了。"
"我不是和她一般见识,"刘美玲努力控制着情绪,"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她可以这样对待一直帮助她家的人,而你,我的亲生女儿,却要为她开脱?"
陈小婷有些不耐烦地说:"妈,您就是太计较了。婆婆嘴上说说而已,她还不是每次都让我好好谢谢您嘛。再说了,我们家的事,本来就应该多找娘家帮忙啊,这不是很正常吗?"
刘美玲听到这话,心如刀绞。
她不敢相信自己的女儿竟会说出这样的话。
一时间,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女儿上学时,她省吃俭用给她报各种补习班;女儿高考失利,她四处奔走帮她找关系重读;女儿大学毕业找工作,她托了多少人情才让女儿进入这家待遇优厚的公司...
可眼前的女儿,却好像完全忘记了这一切。
"小婷,"刘美玲的声音低沉下来,"妈妈不是计较钱的问题。妈妈心痛的是,我一直把你捧在手心里疼,可你却认为妈妈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替伤害妈妈的人说话。"
陈小婷神色不安地看了看手表:"妈,都这个点了,我婆婆还在家等着吃饭呢。我们改天再聊吧,您也别想太多,保重身体。"
说完,她匆匆起身,连一杯水都没喝就离开了。
刘美玲站在窗前,看着女儿疾步离去的背影,泪水模糊了视线。
她没想到自己一直捧在手心里疼爱的女儿,竟会变成现在这样。
在家中独自落泪几天后,她决定从此远离女儿的生活,不再任由他们利用。
正在这时,手机突然响起,是小婷打来的:"妈,出事了,我婆婆刚才在家不小心摔了一跤,医生说腿骨折了,需要住院治疗。家里没人照顾她,你能不能来帮帮忙?"
刘美玲沉默了几秒,然后说了一句话,电话那头的陈小婷顿时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手机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