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布了《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技协北京昌平浆果科技小院等285家科技小院的批复》,我省新获批13家科技小院,其中3家为跨省联合共建。同时,中国农技协同意在我省启动“中国农技协人参科技小院集群”建设,该集群是我省继2024年“中国农技协小浆果科技小院集群”建设后,第二个国家级科技小院集群,也是我国首个人参科技小院集群。

吉林省作为我国人参产业的核心产区,在人参研究与产业化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省科协始终致力于发挥吉林省在人参领域的深厚优势,强化科技、人才与创新的协同效应,引领全国人参科研与产业迈向新高度。

吉林人参产业底蕴深厚,种植历史悠久,长白山地区以独特自然条件与传承技艺,培育出药效佳、品质优的人参品种,享誉国际。科研领域积淀深厚、成就斐然,吉林农业大学作为人参科研核心阵地,拥有国家发改委“人参新品种选育与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农业农村部“国家作物种质资源长春观测实验站”等8个国家部委及26个省级人参科研平台,汇聚了李向高、张连学、王英平等一批杰出科研人员。吉林农业大学人参研究团队成果丰硕,屡获国家及省部级殊荣,相关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为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是我国人参科研创新的中流砥柱。


目前,吉林省人参科技小院建设成效卓著。全省已布局10家人参科技小院,其中,吉林农业大学人参科技小院8家,长春中医药大学人参科技小院1家,延边大学人参科技小院1家。覆盖白山、通化、延边、吉林等主要产区,形成集科研创新、技术推广、人才培育、产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各小院聚焦人参全产业链难题,协同攻关,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如吉林集安人参科技小院,作为首个国家级人参加工领域的科技小院,创新了人参食品加工的关键技术,提高稀有皂苷含量,提升人参产品的品质,改善产品风味,开发系列生理活性强、食用方便、口感风味易于接受的人参深加工产品,申请了7个企业标准,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件。

在国内合作层面,省科协积极牵线搭桥,吉林农业大学人参研究团队与吉林抚松人参科技小院等多个科技小院形成了紧密合作,并积极携手辽宁、黑龙江等产区科研团队及高校院所,共建共享人参科研平台与示范基地。联合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人参基因测序、功能基因挖掘、新型制品研发等前沿领域协同创新,成果丰硕。同时,与云南、贵州等新兴中药材产区交流合作,拓展人参产业发展新思路与新业态,提升产业全国影响力。

人参产业作为吉林省农业“金字招牌”,发展态势强劲、种植规模可观、加工技艺精湛、产品多元高端,人参皂苷提取、精深加工制品达国际水准;市场份额稳固拓展,品牌价值飙升,“长白山人参”品牌享誉全球。人参产业综合效益连年攀升,成为乡村振兴关键引擎与农民增收坚实依托。

此次获批建立“中国农技协人参科技小院集群”,将由省科协指导,挂靠吉林农业大学,依托现有优势科技小院协同发力,聚焦人参产业瓶颈与前沿需求,集中优势科研资源深度攻关,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依托小院实战环境“育训用”相结合,打造产业急需多层次人才梯队;打通“创新-转化-应用”快车道,加速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落地生根;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提升产业抗风险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引领人参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转型升级,为全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吉林智慧与力量。

来源:吉林省科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