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的一天,老蒋手下的“热门人物”唐生明应邀到中南海看戏。刚到中南海,唐生明就见到老友陈赓将军,两人短暂寒暄后,陈赓将军便带着他去见正在菊香书屋工作的毛主席。
陈赓带着唐生明推门而入,主动介绍:“主席,这是我当年在黄埔的好哥们,他叫唐生明,当年秋收起义的时候,给我们送过100多支枪……”
毛主席笑着打断陈赓的话,反问道:“你不用介绍,你知道他是我什么人吗?我的好兄弟唐生智的弟弟嘛!当年他哥哥把他托付给我,他跟着我同吃同睡,我不但照顾他日常生活,还教他读书呢!”
毛主席的一番话让陈赓恍然大悟,原来唐生明不但是老蒋的学生,也是毛主席的学生呢!唐生明为何可以同时得到老蒋和毛主席的照拂?说到底,这跟他的家世有关。
唐生明,1906年出生在湖南东安县一个富裕人家,他的哥哥唐生智是湘军中势力最大的一个师长。家底殷实,再加上哥哥很有本事,导致唐生明成了所谓的“闲散王爷”。
有着伟大志向的唐生智不愿意看着自己的弟弟就这样浪费掉大好时光,而且他身为哥哥,也有教育弟弟的责任,他不想看着弟弟因家境殷实成天无所事事,最后走了弯路。
就在这个时候,唐生智想起毛主席。上任湖南代理省长后,唐生智就响应广州国民政府号召,举兵北伐。他的部队打到河南,革命阵营分裂,军粮不继,他想到当时负责农运工作的毛主席。
得知唐生智需要帮助后,毛主席立刻通知农民协会,从岳阳起运了一批前方急需的粮食,这才救了唐生智燃眉之急。所以在唐生智的印象中,毛主席是一个既可靠,又有着大智慧的人,把唐生明交给毛主席,他可太放心了。
既然是好友的特意嘱托,毛主席自然也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毛主席比唐生明大12岁,唐生明在得知毛主席和哥哥私交很好后,也非常尊敬毛主席,他和毛主席同吃同住同读书 ,就这样,毛主席成了他的老师、室友、朋友。
唐生明虽然平日里调皮捣蛋,但是他一表人才,在小事上不爱计较,别看他年纪小,但读起书来也是不含糊的,毛主席很是欣赏这个洞彻事理的弟弟。
一年后,唐生明告别毛主席前往湖南陆军讲武堂学习。为了避免唐生明趁夜逃学,唐生智把唐生明的行李放在自己的房间里,晚上也要求唐生明和自己一起睡。
调皮的唐生明总是可以找到应对哥哥的办法,他等着唐生智睡着后,偷偷趴到床底下,然后再一点点挪出去。
一连几次后,唐生明还是被唐生智给抓了个正着。唐生智严厉地批评了唐生明:“四弟,你也不小了,不能每天不务正业了,将来怎样帮助我完成大业呢?”
唐生明不以为然地说:“我这不是已经听从你的安排在讲武堂学习了吗?”
唐生智被唐生明的一番话给气笑了,他不听弟弟的辩解,直接拿出一个解决方案给他:“孙中山在广州办了黄埔军校,你去看看人家的教学和训练,完全是由苏联顾问指导!”
被唐生智这么一说,唐生明也来了兴趣,他倒不是想去黄埔军校真的学点什么东西,而是想看看这个学校是不是像唐生智说的那样威风。
临行前,唐生智对弟弟说:“他们中间有个叫蒋介石的,听说是个人物,我想利用南方的力量,挤走赵恒惕,你就代表我去跟他们联络下吧。如果黄埔军校真的很好,那你就留在广州好好学习,如果不行,你就立刻回来。”
就这样,唐生明踏上前往南下的火车,他和陈赓的故事即将上演。
黄埔军校这边很快就收到唐生智亲弟弟要来就读的消息,这可把校长蒋介石给高兴坏了!他差点在办公室里笑出声!唐生明来黄埔军校就读会给蒋介石带来怎样的好处呢?
原来,当时广州政府准备北伐,而唐生智正好占着南北要冲,之前为了能把唐生智拉拢过来,蒋介石还专门派人去了一趟长沙,只要能让唐生智指挥北伐大军,他蒋介石可以放下面子去求人,谁能想到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唐生智的弟弟自己就来黄埔军校了。
蒋介石心想,只要把唐生明照顾好了,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以蒋介石立刻给他在黄埔军校第四期找了一支最好的连队,让他当插班生学军事。
要知道,当年进黄埔军校念书不亚于现在的高考,而唐生明则是直接跳过考试这关,这可比保送还保送,保送就算了,进的还是尖子班,可见蒋介石有多重视唐生明。
这支连队的连长就是曾经救过蒋介石一命的陈赓将军。
陈赓一直是黄埔军校里的尖子生,他不但得到蒋介石的重任,而且和当时在黄埔任职的周总理往来密切,关系自然也是非常要好的。
过惯自由生活的唐生明自然没有把黄埔军校的纪律放在眼里。一天,他自顾自地开走了停在黄埔校园滨海里的白色游艇。
这艘白色游艇是蒋介石的,除了他本人之外,根本没有人敢动他的游艇,除了唐生明。
见自己的游艇被人给开走了,蒋介石因此事发了大脾气,还把陈赓训斥了一顿,嫌他没有管理好学员。陈赓是个有担当的人,即便这事跟他没有太大关系,他还是如实汇报:“开走您游艇的是新来的唐生明,这次责任在我,是我没有管理好。”
谁知蒋介石一听是唐生明开走的游艇,立刻眉笑眼开对陈赓说:“原来是他开走的,下次他要开你就跟着他就行了。”
唐生明虽然不服管,但他明事理,得知陈赓因自己而被蒋介石批评后,他每次出去都会告诉陈赓一声,时间一久,陈赓也发现唐生明是个可以相处的人,再加上周总理曾经交代自己要照顾好他,所以陈赓和唐生明之间的往来次数便多了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唐生明也对蒋介石产生不满。蒋介石虽然每周末都会邀请唐生明去吃饭,但是他发现吃饭是次要的,蒋介石的目的是想借用这样的方式监视自己。
在黄埔军校期间,唐生明和共产党这边的学生走得更近,他除了和陈赓成了好哥们之外,他和周总理关系也非常好。正是因为有这段时间的友好相处,唐生明才愿意在危难时刻帮助共产党。
北伐誓师不久后,陈赓接到党中央调派他去苏联学习的通知,于是秘密离开了广州,去上海报到。
得知陈赓要去上海后,唐生明表示自己一定要去码头送他,起初陈赓为了安全是不想让唐生明来的,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也知道唐生明是可以信得过的人,所以便同意他来送行。
陈赓离开了,唐生明则继续留在军校。
唐生明毕业后,先去上海和香港转了一圈,然后来到武汉给唐生智当起了警卫团团长。
在这之后,唐生明也多次向共产党伸出援手,他曾对周总理说:“我很仰慕你们这些共产党员,你们真的愿意拿出自己的性命去和别人交朋友,以后不论有什么事,要人还是枪,你尽管开口。”
唐生明是在说大话吗?当然不是。南昌起义前,周总理拜托陈赓去找唐生明,请其支援枪支和弹药。既然好兄弟都开口了,他哪里有不帮忙的道理!
唐生明二话不说,立刻让部队整理出100支枪,然后又把珍贵的药品给陈赓装上,陈赓和周总理都很感谢他。
由此可见,唐生明和周总理、陈赓之间的情谊是非常纯粹的,他们虽然站在不同的阵营,但是却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互相扶持。陈赓理解、尊重唐生明的选择,唐生明也毫无保留地去帮助陈赓。
值得一提的是,唐生明也没有忘记毛主席当年对自己的教诲,秋收起义时,唐生明又向浏阳等地区送了一批枪支弹药,而他自己的警卫团则拖着这些物资,跟着毛主席一起上了井冈山,成为工农红军第一批革命战士。
唐生明的确是个复杂的人,他虽然多次帮助共产党,但他后来也和特务头子戴笠走得很近,他虽然是敌军中将,但他也确实是陈赓的挚友。非要说的话,只能说唐生明本性不坏,而他优渥的身世让他在国共两党之间游刃有余。
戴笠曾经把自己人张素真安插在唐生明身边,在唐生明身边工作的这些年,张素真也看出唐生明和国民党人之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所以她偶尔也会打听唐生明的立场究竟是什么。
对于这些问题,唐生明是非常坦然的,他说:“我是中国人,我永远站在中国人这边。国民党也好,新四军也罢,我都会跟他们交朋友,我都不得罪!我都愿意帮忙!”
但说实在的,如果没有唐生明家世的支撑,没有他哥哥唐生智在军中的地位,恐怕他是无法做到这般坦然的。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觉得唐生明做人比较“圆滑”,但笔者认为,这反而是一种智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