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贺州市平桂区以“文明有约 暖心集市”为抓手,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通过整合资源、创新载体、凝聚群众,探索出一条“文明实践+产业振兴+基层治理”的融合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机制创新 整合资源打造“家门口”的文明阵地
平桂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联合文旅局、农业农村局等18个部门,创新推出“文明有约 暖心集市”项目。自2024年1月启动以来,已在鹅塘镇、沙田镇、羊头镇等9个乡镇(街道)巡回举办1000余场次活动,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活动以“固定时间+流动站点”模式,将政策宣讲、文化惠民、技能培训、农产品展销等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实现“群众需求精准对接、资源下沉高效利用”。
今年3月,公会镇桃花驿站开展为期5天的“文明有约+桃花节”文明实践活动,设置有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相亲联谊会、就业招聘等10余项活动,吸引30000余名市民游客参与。活动当天,公会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园现场招聘达成就业意向120余人。
文化赋能 乡风文明与非遗传承双线并进
平桂区以“暖心集市”为载体,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俗活动。羊头镇中红村集市以“传承好家风”为主题,组织“移风易俗”情景剧演出,并邀请自治区级非遗“瑶族盘王节”代表性传承人冯成保现场展示技艺,推动形成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
通过集市活动,开展家风宣讲、非遗展演等文化活动200余场次,仅今年一季度就带动非遗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60%。
沙田镇依托“瑶秀工坊”设立固定展位,组织瑶绣技艺展演68场,培训绣娘320人,开发文创产品42款。“三月三”期间,带动旅游消费收入156万元,同比增长210%。
服务惠民 志愿力量激活基层治理“末梢”
平桂区“暖心集市”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力量,组建“党员先锋队”“乡村能人团”“青年志愿队”三支队伍,提供义诊、义剪、法律咨询等20余项免费服务。完善“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机制,通过“点接派评”单机制与“党员双揭榜”相结合,以“社工+志愿者”双轮驱动模式,构建起“项目设计—服务实施—群众评价—数据反馈”的全链条闭环,让“文明有约+”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高度匹配、无缝对接。同时,依托“桂志愿”云平台,打造AI数字人工智能匹配“一老一小”特殊群众需求36项。
今年以来,平桂区累计开展健康义诊90余场,受益群众1.5万人次;举办技能培训32期,培训搬迁群众1980人。通过“暖心集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40起,乡村治理满意度得到巩固提升。
产业助力 小集市撬动乡村经济“大循环”
平桂区将“暖心集市”与“土特产出村进城”工程结合,设立“第一书记带货区”“企业联农带农专区”,通过“线下展销+直播带货”打通产销堵点。去年2月,黄田镇新村村集市单日销售马蹄、香芋等农产品8.6吨,销售额达12万元;贺州新闻网直播间同步吸引2.3万人在线观看,促成后续订单35万元。望高镇依托集市试点“订单农业”,与贺州农投集团签订协议,推动百香果、黑木耳等特色农产品直供粤港澳大湾区。
打造“文明实践经济带”,沿207国道布局10个特色集市示范点,预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2000万元。同步推进“文明实践+碳酸钙产业”项目、“文明实践+黄金珠宝产业”项目,开发工业旅游线路。(陶胜平)
来源:贺州市平桂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