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先生可曾记得去年腊月二十三的承诺?”1949年2月西柏坡的炭火盆边,毛泽东往火堆里添了块松木,火星子噼啪炸响。傅作义闻言搁下茶碗,喉结滚动两下:”和平改编的事,我既应了就不会反悔。 “这段看似家常的对话,揭开了国民党高级将领与共产党领袖间特殊的信任篇章。
山西运城的老辈人都记得,傅家少爷二十岁就敢在城楼上挂白旗响应辛亥革命。那年傅作义剪了辫子往省城跑,阎锡山在太原陆军小学堂见到这个精瘦后生,当场拍板收作学生兵。要说这人的军事天赋确实了得,北伐战争时带着一个团三天奔袭二百里,愣是把奉军的炮兵阵地给端了。可就是这么个打仗不要命的狠角色,在九一八事变后给南京连发七封请战书,全被”保存实力 “四个字堵了回来。
绥远抗战那会儿,傅作义带兵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地里趴了整宿。天刚擦亮,战士们棉衣都冻成了冰壳子。有个连长哆嗦着问:”司令,咱这么硬拼值当吗? “傅作义抄起望远镜:”值当!今儿不把鬼子打疼了,明天他们敢进张家口! “五原大捷那天,城里老百姓抬着整猪整羊往军营送,炊事班的老兵抹着眼泪说:”打从光绪年起,就没见过老百姓这么待见当兵的。 “
要说傅作义跟共产党的缘分,还得从1937年太原保卫战说起。当时周恩来带着八路军办事处的人来借道,傅作义二话不说让出三条补给线。后来他悄悄跟参谋长说:”人家是真打鬼子,咱们别学蒋某人搞那些花花肠子。 “这话传到延安,朱德在军事会议上竖大拇指:”晋绥军里就数傅宜生是个明白人! “等到内战开打,傅作义硬着头皮接下了华北剿总司令的差事,可私底下跟老部下叹气:”这仗打得窝囊,还不如当年在五原痛快。 “
北平城被围那阵子,傅作义办公室的烟灰缸就没空过。女儿傅冬菊端着药碗劝他:”爹,您真要当千古罪人吗? “外头传来报童吆喝”天津解放 “的号外声,老将军盯着案头《资治通鉴》里夹着的全家福,突然把钢笔往桌上一拍:”备车,去谈判! “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开进东交民巷那天,几个洋记者挤在人群里嘀咕:”这些土八路居然没放一枪? “旁边的黄包车夫扯着嗓子喊:”傅长官仁义!咱四九城的门楼子保住了! “
要说毛泽东的气度也是少见。傅作义在西柏坡见面时还绷着脸检讨”罪过 “,主席倒先递上支香烟:”北平城里二十万学生没断课,二百座庙宇没挨炮,这份功德簿上该记你的头功。 “后来在香山别墅喝茶,傅作义试探着问:”我这身份怕是不好再穿军装了? “周恩来笑着接茬:”穿不穿军装都是革命同志,搞建设正需要傅将军这样懂实务的专家。 “
果不其然,政协会议宣布水利部长任命时,底下有人嘀咕”战犯也能当部长 “。傅作义在台上听得真切,攥着讲稿的手直冒汗。散会后,政务院秘书送来文件,他翻开一看就愣了——重要批示栏空着没盖章。还是周恩来第二天当众发话:”水利部的文件傅部长不签字,我这总理也不批! “这话传到中南海,毛泽东正批阅淮河治理方案,抬头对田家英说:”该给傅部长配个得力助手,黄河的事耽误不得。 “
要说傅作义搞水利还真是把好手。1950年治理永定河,他带着苏联专家在河滩上蹲了半个月,愣是把设计方案里的混凝土用量砍下去三成。有个技术员不服气:”按书本上就该这么修。 “傅作义掏出怀表往沙地上一插:”表盘朝上是理论,表盘朝下是实际,你蹲下来看看水位线! “后来这招”怀表测沙 “成了水利系统内部的教学案例。
不过最让人唏嘘的还是1957年的黄河防汛会。傅作义刚做完报告,台下有位老部下突然起立敬礼:”报告傅部长,您当年在绥远带我们修的水渠,现在还在浇灌三万亩良田!”会场静了两秒钟,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坐在后排的记者注意到,这位曾经的抗日名将掏出手帕擦了三次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