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男篮和徐昕的续约风波,这两天又被经纪人爆出来,成了CBA圈里绕不开的话题,简单来说,广东这边想留人,徐昕团队却咬死了出场时间条款——每场至少20分钟,没伤病就不能打酱油,否则人家宁愿走人,换个环境重新来过,这事搁谁身上都憋屈,毕竟徐昕本赛季进步大家有目共睹,几次关键时刻救过球队,可就是得不到杜锋指导的完全信任,时常被DNP一整场,或者只在垃圾时间刷刷存在感,稍有失误就被按死在板凳上,搞得人家小伙子畏畏缩缩,成长空间被死死卡住,广东球迷看了都急眼,说白了,球队3号位和5号位的短板早就藏不住,偏偏还不肯放开用自家青训,眼看篮协归化政策放开,其他国企球队只会一年比一年强,广东再不彻底换血,未来几年恐怕真就只能摆烂等重建了。

问题来了,徐昕的“出场时间条款到底是合理诉求,还是变相要特权,站在球员角度,年轻人想打球、想证明自己很正常,尤其是像徐昕这样有潜质却总被藏着掖着的青训,换成谁也不甘心一直坐冷板凳,哪怕给个明白话,打不出来就走人,起码输得有底气,可广东这边的顾虑也不难理解,毕竟教练组要为成绩负责,谁都怕关键场次上新人翻车,老将虽然腿脚慢了点,但经验在那里,这就是典型的养成和争冠博弈,老话说得好,鱼和熊掌难以兼得,广东到底敢不敢彻底放权给年轻人,还是继续在稳妥和突破之间反复横跳,这可能才是球队未来最核心的矛盾点。



再看北京首钢,G3主场领先11分还能被广厦逆转,痛失好局,一下把总比分搞到1-2,这场比赛最让人窝火的就是第三节后半段被追分,许利民指导的长轮换策略算是背了锅,总决赛这种强度下,轮换太长只会让节奏被对手带走,尤其广厦一波气势起来,北京就断电了,说到底,保护周琦没错,但这种级别的系列赛,想赢球就得上强度,妇人之仁只能成全对手,许指导赛后估计也明白了这个道理,下一场再不收紧轮换,怕是主场就要交代了。

这里插一句,曾凡博受伤坐轮椅出现在观众席,确实让北京首钢的攻防体系直接少了一大块,进攻端曾凡博的无球三分是北京外线最大的威胁之一,防守端他的臂展和覆盖面能无限换防,正好卡对手锋线的死穴,说句夸张点的,哪怕对手赵嘉仁同样伤了,但在广厦体系里的作用真比不上曾凡博这么大,少了他,北京攻防两端都要临时拆东墙补西墙,主帅手里的牌一下就少了最关键的一张,这种时候,任何战术调整都只能是权宜之计,能撑到第六场都算偷笑。



辽宁男篮这边,归化政策落地后也没闲着,媒体爆料归化目标锁定威尔斯和以赛亚-王两个人,现阶段是二选一,威尔斯在CBA混了好些年,油箱里还有油,和辽宁合作过一年,双方印象都不错,关键是人家态度开放,要价也不算离谱,这对于资金有限的辽宁来说是最现实的选择,以赛亚-王虽然年轻,身体天赋爆表,但在NBA黄蜂队是边缘球员,万一被裁掉来CBA其实也合理,不过辽宁敢不敢赌一个新人,还是稳妥选老熟人,这里面的权衡其实很复杂,归化政策会不会彻底搅动CBA格局,接下来两年值得关注。

聊到这,其实可以看出,CBA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再分配时代,老牌豪门的青训红利在消耗,归化新政让国企球队越来越有底气,广东要是不能尽快转型,迟早会被时代抛下,北京这波如果再被广厦爆冷,恐怕也得掂量掂量球队结构和管理方式,辽宁则是典型的“求稳派,眼下归化路线上既要性价比也要熟悉度,CBA的内卷还远远没到头,球迷们可以继续围观,但老话说得好,风水轮流转,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洗牌,谁能笑到最后,还真不好说。



最后,吐槽归吐槽,球员想要机会无可厚非,俱乐部权衡利益也不该被一棍子打死,只是这场“青春风暴真能刮起来,还得看管理层有没有魄力扛风险,毕竟下一个CBA的王朝,不一定还是熟悉的那些人,你说巧不巧,这才是篮球世界的魅力所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