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吴宣仪凭借《创造101》亚军加入火箭少女 101,标志性的笑容与 “甜美元气” 人设让她迅速出圈。

然而,光环之下,她对娱乐圈规则有着清醒认知:与杨超越、傅菁捆绑博眼球,拜师谢娜拓人脉,电话环节选打给有名气的程潇而非家人,每一步都透露出她的野心。



出道七年,吴宣仪资源丰厚却深陷 “高开低走” 魔咒。

音乐上,火箭少女时期靠《卡路里》刷足国民度,但单飞后作品传唱度低迷,被批 “风格杂糅,缺乏音乐标签”。影视综艺中,主演《斗罗大陆》《世界微尘里》等 IP 剧,古装扮相获赞,但演技被批 “瞪眼嘟嘴三板斧”;综艺里表现积极,却因 “刻意造梗” 被嘲 “用力过猛”。

时尚方面,频繁登二线杂志封面,但造型屡翻车,路人缘在热搜中消耗殆尽。内娱舞台稀缺,让她的女团优势无处施展。

2025 年《乘风 2025》中,她带病排练 36 小时、高温晕倒仍坚持表演,却因节目组压缩排练时间导致舞台效果不佳,最终排名倒数第二,努力与回报的差值,撕开了内娱 “唯数据论” 的虚伪。





“甜美” 曾是吴宣仪的杀手锏,却也成了枷锁。 “一天 8 杯奶茶” 被质疑撒谎,素颜争议遭群嘲 “两模两样”,低情商回复 “我就是不想化妆” 激化矛盾。为迎合 “拼命” 标签,她常年每天睡 3 小时,一周暴瘦 8 斤,甚至晕倒前仍在背走位图。

粉丝心疼 “用命换舞台”,但大众更质疑:“当健康成为奢侈品,208 万的日薪是否值得同情?” 尝试欧美风舞台被批 “水土不服”,国风单曲又被指 “形式大于内容”。观众厌倦 “甜妹” 套路,她却困在安全区难以突破。





吴宣仪的困境,是韩式偶像与内娱生态碰撞的结果。

行业痼疾下,节目组压榨排练时间、经纪公司炒作 “敬业” 人设、粉丝用数据 “续命”,这套畸形逻辑正吞噬她的健康。

个人局限上,她深谙 “资源抢夺” 法则,却缺乏作品沉淀;擅长制造话题,但公众形象日益割裂。

若不能像李宇春般重塑音乐人格,或如赵丽颖般用演技逆袭,恐难逃 “昙花一现” 命运。



正如她晕倒前最后一条微博所写:

“追光者也要学会成为自己的光。”

当行业不再以燃烧生命为荣,当甜美不再是唯一保护色,或许这位 “女战士” 才能真正破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