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星汇光 理润碑林”融合式宣讲活动走进陕西省重点项目建设现场。
理论宣讲既要接地气,又要提人气。近年来,碑林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打造“凡星汇光·理润碑林”理论宣讲品牌为引领,积极探索“理论+”多维融合宣讲模式,将理论宣讲与志愿服务、非遗展示、文艺巡演等活动载体多维融合,着力打造有温度、有力度、有效度的理论宣讲精品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建强宣讲队伍
构建“多元化”宣讲主体
做好理论宣讲工作,队伍是关键,人才是基础。为全力护航理论宣讲工作持续发展,碑林区深入挖掘本土优秀宣讲人才,推动资源向宣讲上汇聚、力量往宣讲上集中,构建起多层次、多元化的宣讲团队。
首先,建强区级宣讲队伍。碑林区坚持精锐化选育,精心打造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的宣讲“铁军”。在区级层面建立“凡星宣讲团”,吸收专家学者、模范典型、业务骨干等143名“凡星”宣讲员,组建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多元的全区宣讲总队,以“亲历者、见证者、共享者”的视角,让理论强音在千年古都激荡回响。
其次,构建特色宣讲网络。各单位结合部门职能,组建特色宣讲分队,打造了“红领巾宣讲团”“789宣讲团”“思政宣讲团”等基层理论宣讲队伍,形成专家讲理论、骨干讲政策、“名嘴”讲身边事的新格局,通过政策解读、文化浸润、民生对话的立体宣讲,不断增强宣讲工作感染力。
最后,定期开展分类培训。秉持专业化、精准化、分众化理念,以提升宣讲员综合能力为核心要点,建立了交流研讨、集中培训、评比表彰等机制,为宣讲员“蓄力充电”,先后开展专业培训3场220人次,特聘宣讲指导员1人,表彰优秀宣讲员13人,不断提升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宣讲能力。
拓展线上线下
打造“零距离”宣讲阵地
基层理论宣讲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与认同,才能充分发挥其指导实践和改造世界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人民群众在哪里,宣传宣讲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为此,碑林区坚持“线上+线下”的宣讲方式,打造全覆盖的“零距离”全景阵地,实现了基层理论宣讲的全链条延伸。
其一,创新开设“碑林大讲堂”。在区级层面,主动探索“碑林大讲堂”新模式,邀请专家学者围绕政治思想、经济形势等专题开展“定向辅导”,全面提升领导干部“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的眼界、格局与能力,搭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交流平台。
其二,打造线下沉浸式宣讲阵地。依托街道社区“最后一公里”,将宣讲主阵地从会议室、报告厅迁移至企业厂房、公园广场等地,让“小课堂”变身为群众学习“大学校”。比如,围绕社区老年群众养老、医疗服务需求,组织碑林区民政局、碑林区医保局业务骨干讲解智慧养老、智慧就医等内容,把党的创新理论及惠民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
其三,巩固线上“多维化”舆论阵地。创新开设“理润碑林·云宣讲”专栏,用图解、微视频、动画等形式,解读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每月推出两期“云宣讲”,其中《智慧服务、高效便民》《城管人眼中的“长安十二时辰”》等云宣讲深受欢迎。线上“多维化”宣讲将“一时一地”的传统宣讲拓展为“随时随地”的云上分享,实现了宣讲传播效果最大化。
关注群众需求
设置“立体化”宣讲主题
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要讲群众所想、答群众所惑。这就要求我们多一些“用户思维”和“需求导向”,使理论宣讲与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相结合,及时回应基层所想、群众所惑、百姓所盼。为此,碑林区积极研究制定宣讲菜单,设置立体化宣讲主题,实现理论宣讲和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
第一,开展“思想进家”宣讲。以全区“社区工作日”“三联一进”为契机,各单位主要领导深入分管领域、所辖部门、基层一线、包抓社区,宣讲中央重要会议精神和理论政策、惠民政策,让党员干部在理论宣讲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形成了“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良好学习氛围。
第二,开展“道德进家”宣讲。围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主题组织宣讲,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弘扬时代新风尚。组织“中国好人”李智华、西安市出租汽车总公司“雷锋车队”等先进典型,开展宣讲30余场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第三,开展“政策进家”宣讲。聚焦老百姓最关心、最关注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一系列民生政策,组织教育、医保、人社等部门骨干走进项目建设一线等地,畅谈发展变化、征集政策意见、解决身边难题,让理论融化民忧、疏通民情,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许。
创新宣讲方式
打造“融合式”宣讲品牌
特色宣讲品牌,有显著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碑林区主动打破以往“照本宣科”的朗读式宣讲,将惠民服务、文化生活、情景体验、公益电影放映等融入理论宣讲,不断擦亮“凡星汇光·理润碑林”融合式宣讲品牌活动。
一是聚力“理论+志愿服务”活动。在开展国家政策和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的同时,紧盯群众需求,不断丰富服务项目,激活服务动能,开展健康义诊、公益理发等“大集市”志愿服务,让服务的“志愿红”带着党的“最强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是聚力“理论+非遗”活动。充分利用辖区丰富的非遗资源,推出木版年画、非遗剪纸、秦腔表演等理论宣讲与非遗相融合的宣讲课堂,让群众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使群众既“听得懂”又“坐得住”。
三是聚力“理论+思政”活动。通过理论浸润与实践育人的双重路径,联合碑林区教育局精心策划《从中国之治看中国之制》等精品课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功新征程的奋斗故事、红色经典故事等宣讲200余场,推进“四史”学习教育进头脑。
四是聚力“理论+文艺”活动。将宣讲与文艺巧妙结合,推出原创歌曲《在碑林》、诗歌朗诵《读中国》等精品佳作,通过戏曲、快板、朗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开展特色宣讲,将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惠企政策等融入文艺节目当中,让基层群众弄得懂、记得牢、用得好。
“凡星汇光 理润碑林”融合式宣讲活动走进环南路社区。
通过持续打造有温度、有力度、有效度的“凡星汇光·理润碑林”融合式宣讲品牌活动,碑林区宣讲工作正在实现从“亮点”到“亮面”的转变。2025年,碑林区将着力健全“1+8+N”联动宣讲矩阵,构建“六讲五进”联动宣讲网络,以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更有温度的理论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