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一套
明明每天早晚坚持刷牙
呼出的气味还是不够清新
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如何科学应对?
往下看,一起来了解↓↓
0 1
总是口臭
可能是这几个原因在作怪
牙缝和牙结石
牙刷清洁牙缝的能力有限,如果长期不使用牙线或冲牙器,食物残渣就容易堆积在牙缝中,为细菌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
这些细菌会分解蛋白质类物质,释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挥发性硫化物,逐渐形成口腔异味。随着时间推移,牙缝中的牙菌斑还会逐渐钙化,形成坚硬的牙结石,诱发牙龈红肿、出血,甚至导致牙缝变大,口臭进一步加重。
舌苔
很多人刷牙很认真,却忽视了舌头的清洁,尤其是舌根部——这是细菌聚集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这一区域的细菌同样会分解舌面残留的蛋白质,释放出如硫化氢、甲硫醇等“臭鸡蛋味”的挥发性硫化物。长期不清洁舌苔,哪怕牙齿刷得再干净,口气也难以保持清新。
蛀牙、智齿与假牙
口腔中除了牙齿和舌头,还有不少容易被忽视的“卫生死角”。比如:
蛀牙,特别是没有及时治疗的牙洞,常常积存食物残渣,是细菌产生异味的集中营。
智齿,尤其是位置不正、萌出不全有盲袋的智齿,更容易藏污纳垢,造成牙龈反复发炎、食物嵌塞。
假牙,不论是活动假牙还是固定假牙,如果长期使用却清洁不到位,同样会成为菌斑堆积的温床。
生活方式和作息
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饮水不足,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唾液正常分泌。唾液在口腔中起着冲刷细菌的重要作用,当唾液分泌减少时,细菌就容易迅速繁殖,进而产生异味。
张口呼吸、睡觉打呼等会加剧口腔干燥,使原本隐匿的口臭问题变得更加明显。饥饿、长期饮酒、吸烟,以及长期食用大蒜、香菜等气味较大的食物,也会使人有不同程度的口臭。
0 2
口臭可能是疾病信号
虽然口臭最常见的原因来自口腔本身,但在临床实践中,也有部分案例与全身疾病相关。
比如,慢性鼻窦炎、咽喉炎、扁桃体结石等呼吸道问题,会通过鼻咽部间接影响口腔气味;而糖尿病、肝功能异常、肾功能衰竭等代谢性疾病,常伴随有特殊的呼气气味;急性或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代谢紊乱、便秘 等胃肠道疾病,也会随着呼吸散发出难闻的味道。
这些气味并非细菌直接引起,而是身体代谢产物在呼吸过程中的“副产品”。因此,如果你已经进行过系统的口腔治疗(包括洁牙、补牙等),却仍然持续存在口臭,建议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排查全身潜在病因。
0 3
如何科学应对口臭?
加强日常清洁
正确刷牙:每天早晚刷牙各一次,每次不少于两分钟,注意刷到牙齿内侧和后牙区域。
辅助工具: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用专用的舌苔清洁刷清洁舌苔,最好坚持每日使用。
适度使用漱口水或无糖口香糖:帮助减少细菌总量,促进唾液分泌,改善口腔环境。
定期口腔检查
检查是否有未补的龋齿、未拔的残根;
是否存在牙结石、牙周病等问题;
智齿是否有炎症或食物嵌塞;
假牙是否需要重新更换或维护。
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定期做好口腔疾病治疗,包括洗牙,这是维持口腔清洁和预防口臭的基础工作。
改善生活方式
减少重口味食物摄入,如大蒜、洋葱、韭菜等;
控制高蛋白饮食,尤其在饮水不足时;
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充足睡眠、适度减压;
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有助于唾液分泌和细菌冲刷。
3招让你口气持久清新
按揉穴位:大陵穴
位置:伸出手腕,在手掌和手臂连接处,有两条或三条明显的横纹,这就是腕横纹。手握拳,这时能看见两根突出的肌腱。在腕横纹和这两根肌腱相交位置的中点凹陷处,就是大陵穴。
做法:放松手掌,用右手的拇指指尖端按压左手的大陵穴,按而揉之,屈伸活动左手腕关节,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甚至热的感觉。左右交替进行,每侧按压5~10分钟。
食疗方:冰糖荸荠莲藕羹
荸荠性凉,能够清火和胃、消宿食、调肠道,加上莲藕,更能增加健脾、助消化以及调理肠道的作用。
食材:荸荠、莲藕、冰糖。
做法:根据食用量,准备一份莲藕和一份荸荠(1:1);洗净后,把莲藕切片和荸荠一起下锅,加上没过两横指的水,再根据口味加入适量冰糖;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炖15~20分钟即可出锅。
代茶饮:茉莉花薄荷茶
口臭一般伴有口干口苦,而且宿便难排。建议喝茉莉花薄荷茶,薄荷属于辛凉之品,清胃火、消口臭,搭配茉莉花,防止过凉的饮品损伤脾胃阳气。
做法:各取3克泡服即可。
注意:如果经常怕冷、大便溏泄,则属于脾胃虚寒,这类人群不适合大量喝辛凉寒性茶饮。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综合《生活圈》、央视新闻客户端、“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