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庄德通
责编|李旭
正文共3984个字,预计阅读需12分钟▼
5月8日至12日,2025年政法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在京召开。研讨班的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具体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精神,全面履职、勇于担当,不断提高能力水平,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向党中央和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答卷。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要履职担当的重要指示精神 要有“宽肩膀”和“真本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领导干部要履职担当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奋进新时代新征程提供了根本遵循。研讨班对此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学习领会:
——共产党人必须把崇高使命担当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一路走来,能够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敢于担当、英勇斗争。
——履职担当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官避事平生耻”。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做事总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担当,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
——领导干部必须依法履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决不允许任何组织或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
——领导干部必须有履职担当的真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带头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履职担当必须实事求是,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作为就是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决不能坐而论道、光说不练。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政法队伍尤其要敢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法队伍尤其要敢于担当。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对政法队伍来说则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面对重大政治考验,必须旗帜鲜明、挺身而出,绝不能当“骑墙派”;面对歪风邪气,必须敢于亮剑、坚决斗争,绝不能听之任之;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必须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绝不能畏缩不前。
研讨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要履职担当的重要指示,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履职担当、怎么样履职担当等重大问题,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研讨班强调,进入新时代,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复杂形势和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恢弘气魄、远见卓识、雄韬伟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这一伟大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展现了为党、为国、为民的强烈担当精神,为我们履职担当树立了光辉榜样。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着成功彼岸劈波斩浪的历史进程中,要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前行路上,越是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越要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要履职、要全面履职、要依法履职、要勇于担当”
研讨班指出,领导干部要履职,就是要履行所在单位的法定职责。法定职责是“三定”规定明确的本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承担的任务。法定职责是人民的愿望、党组织的要求,领导干部要有敬畏之心,要时时放心不下,要有不履职就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劲头。
研讨班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履职,而且要全面履职。做到全面履职,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每一条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取得实效;要细化落实本单位“三定”规定明确的法定职责,确保法定职责的每一项内容都落实到具体内设机构,都落实到具体干部;要全面梳理本单位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事项清单,压紧压实各项主体责任,确保每一项都落实到位;要制定本单位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逐一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做到年初有目标、年中有督查、年末有考核;要时刻检查本单位全面履职的效果,看是否存在缺项漏项、薄弱环节,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
研讨班强调,作为政法领导干部,还要把依法履职作为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要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严格行使职权。要坚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等法治原则,一切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严格依法办事。无论是制定具体政策,还是开展执法司法,都要确保各项工作符合党中央决策部署、符合国家法律、符合法定职责、符合工作规律、符合客观实际。
研讨班指出,政法领导干部全面履职、依法履职,这是本职工作;遇到急事难事甚至风高浪急、惊涛骇浪,不推不拖、不躲不绕,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这是真正的担当。要带着对党的绝对忠诚讲担当,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讲担当,带着对政法事业的无比热爱讲担当,带着极端认真、极端负责的态度讲担当,带着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劲头讲担当。下一步,中央政法委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督办落实。人民法院要在案结事了人和方面下更大功夫,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在执行工作方面总结规律、提升质效。人民检察院要全面履行法律监督机关职责,进一步加强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工作。公安机关要在平安中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贡献。司法行政机关要进一步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复议、仲裁等手段作用,下大力气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不断提升履职担当的能力水平
研讨班指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履职、勇于担当,要求政法领导干部做到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
——要加强政治建设,提高履职担当的政治能力。要铸牢政治忠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把好政治方向,决不允许自行其是、各自为政,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增强政治敏锐性,面对错综复杂的安全稳定形势,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善于从政治上研判形势、分析问题、部署工作。
——要加强作风建设,展现履职担当的精气神。要践行党的宗旨,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边,从政法工作各环节入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心系群众、情系百姓体现到履职担当全过程各方面。要坚持真抓实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政法工作每一项任务都是实打实的,只有抓实、抓具体、抓到位,才能抓出成效,绝不能只停留在开会、讲话、批文、发文上。要保持清正廉洁,在遵规守纪中干事创业,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做到为民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真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党和人民做事。
——要加强能力建设,练就履职担当的真本领。要在学习中提升能力,学习履行职责必备的各方面知识,不断提升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特别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善于通过科学立法解决新问题,善于通过严格执法解决现实问题,善于通过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善于通过全民守法夯实法治根基。要在调查研究中提升能力,用好主要业务数据分析制度,掌握工作运行态势,遵循规律、探索规律,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提出符合规律、切合实际的举措。要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干字当头、真抓实干,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要树立正确导向,营造有利于履职担当的良好氛围。工作中,要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干警有机会有舞台。要在忠诚干净的基础上,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成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及时选拔使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要完善评价奖励机制,让真干事、干实事的干警有荣誉有保障。要完善监督问责机制,让不作为、乱作为的干警受警醒受惩戒。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各级政法领导干部要认清形势、提高站位,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全面履职、勇于担当,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研讨班鲜明指出。
当前,我国社会大局保持安全稳定。政法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维护国内社会大局稳定作为标准,把捍卫国家政治安全摆在首位,全力做好重点地区、重要节点、重大活动、重点领域的安全稳定工作。
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机制,以更大力度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要以县级为重点加快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确保人民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要总结专项治理经验,持续抓好工作落实,持续推动做好相关群体服务管理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落脚点是公平正义,标准是每一个案件。研讨班强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人和,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要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充分考虑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注重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