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6号线下河湾站-满融站区间右线“拓疆号”盾构机顺利始发。
下河湾站-满融站区间右线长度1054.1米,区间穿越地层以高渗透性砾砂层为主,地下水丰富,施工面临涌砂涌水、掌子面失稳等风险。针对富水砂层特性,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与中铁六局项目部采用“双注浆加固体系”,通过地面预注浆保证临近建筑的稳定性,结合隧道同步注浆与二次补浆,构建复合加固层。针对盾构机下穿密集民房群、3处城市水源地及高压电塔,并侧穿城市主干道及既有管线,沉降控制要求严苛的情况,地铁集团与项目部研究采用智能化监测系统,实时追踪隧道轴线偏差,将成型隧道精度控制在规范以内,针对关键风险点,采用高频次动态监测与高性能膨润土渣土改良技术,保障地层沉降控制。面对施工场地限制,项目部设置11000立方米超大容量渣土池,建立管片仓储中心,实现日均80环管片储备能力。通过设备定制化改造,将管片拼装周期压缩至18分钟每环,较传统工艺效率提升15%。
施工过程中,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与中铁六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项目党支部设立党员责任区,实施24小时轮值巡检制度,关键工序由党员技术骨干全程盯控。针对突发风险建立三级响应机制,配备专业化应急班组,确保施工全程安全可控。
5月11日,随着“安居号”盾构机缓缓驶出满融站洞门,6号线下河湾站-满融站区间左线盾构顺利贯通。
下河湾站-满融站区间左线长度953.44米,最大坡度为24.5%,区间地层主要为砾砂层,属于富水地层,地层渗透能力较强。区间下穿、侧穿多处风险源,有民房、三处水源地、高压电塔等,施工难度大、风险高,对此,沈阳地铁集团组织施工单位中铁六局项目部采用地面注浆加固,隧道注浆加固等措施稳定地层;针对盾构施工中可能面临的地面沉降、掌子面失稳等难题,通过分析土体含水率、砂体粒径等数据,采用高性能膨润土改良渣土,并制定专项风险预案,确保掘进过程的安全可控。在准备阶段项目部超前规划,合理规划临建场地,大面积储存盾构管片,并设置大容量渣土池,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创造了单班掘进12环,单日掘进22环,单周掘进136环,单月掘进457环的成绩。
施工过程中,地铁集团党委组织项目党支部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骨干牵头落实24小时轮班值守及设备巡检制度,确保盾构机高效运转。通过“工序穿插+资源整合”模式,提前完成盾构机吊装下井、组装调试等关键环节,同时引入智能化监测系统,实时采集隧道轴线偏差、管片姿态等数据,确保成型隧道误差控制在毫米级,针对盾构下穿主干道及既有管线等风险源,项目部加密监测频率,采用同步注浆与二次补浆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控制地层沉降,保障盾构施工和地面设施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