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在荷兰曾风靡一时。如今,在著名的布拉邦特省菲格特修女学院(Nonnen van Vught)的语言课上,讲中文的次数已经减少了。这是否会使在中国进行贸易变得困难,或者是否仍然需要翻译?

近几个月来,一场全面贸易战爆发了。中国和美国正在建立贸易壁垒,但中国和欧洲的关系也面临压力。然而,荷兰消费者和企业并不惧怕在中国进行交易买卖。事实上,中国与美国的贸易越少,中国公司与欧洲公司的生意就越多。

对于在中国做生意的荷兰人来说,是否有必要学习语言,这一点非常值得怀疑。

2011年,彭博新闻社将普通话评为继英语之后商业领域第二大最有用的语言。莫妮克·库伦 (Monique Coolen) 说,这在当时有点炒作。她在 Regina Coeli 语言学院(也称菲格特修女学院)工作。十多年来,荷兰人一直在这里学习使用最广泛的汉语。

库伦说:“2010 年左右,有这样一种观点:如果你会说中文,那么无论你的职业道路如何,你都比其他人有优势。”

中文老师莫银坤(Yin Kwaan Mok )也记得,当时的课程都爆满, “但现在我们几乎必须自己寻找学生。”


在语言课程非常流行的时期,用中文参加期末考试的学生人数也有所增加。根据荷兰教育机构 Nuffic 的数据,到 2020 年,这一数字稳步增长。但此后,他们发现荷兰以及菲格特(Vught) 的热情有所减弱。库伦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北京采取的严格的防疫政策、关闭边境以及中国政府形象的变化。

学习中文是一项耗时的工作

疫情过后,与中国的贸易已经恢复。莫妮克·克纳彭(Monique Knapen)表示:“人们认为我们正在试图减少与中国的贸易,但现在的贸易总额比新冠疫情之前还要大。”她是荷中友好协会(VNC)的主席,该协会是一个促进中荷两国友好联系的社会团体。

克纳彭继续说:“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在中国造成了一种不同的氛围。”她认为,尊重商业伙伴的文化尤为重要,但这并不一定需要通过学习语言来实现。

学习汉语是一项困难且耗时的任务。库伦认为,说中文只有在长期接触中才有用:“来我们这里学习课程的人,只有觉得课程有用才会来。比如,他们想增进相互了解,或者想与长期合作的客户建立个人联系。”

但如今,你不用说一句中文也可以在中国的街上行走。这位 VNC 主席举了一个例子:“有足够多的应用程序可以准确地翻译你所说的话,并立即让你用另一种语言得到你需要的信息。”

但翻译软件仍然只具有附加的价值,库伦补充道:“即使你会说一点中文,但最好还是把重要的谈判对话交给翻译。因为语言能力不足或翻译软件出错而错过了细节,是不可取的。”

- 文 中 推 广 -

中国人的英语说得越来越好

克纳彭说:“现在的中国年轻人的英语也越来越好。 以前说英语的很少,但现在交流起来容易多了。我还得注意,在那里的时候是否继续需要说中文。”

为了工作而学习中文是否浪费时间?据库伦称,这有助于彼此的交往, “如果你能说一些中文,比如一起高兴欢呼、说谢谢或者祝你晚上愉快等等,你已经表现出对你的商业伙伴的国家和文化的兴趣了。”

但是,中文很复杂,学习流利地说中文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库伦认为这不一定是必要的。

语言有帮助,但文化知识同样重要

莫银坤补充道:“不依赖你的翻译稍微独立一点,还是挺有用的。如果你会说一点中文,你或许就能听懂那些不是给你说的话,还能激发自信。如果你在一个亚洲国家,有人说荷兰语,你就会立刻和那个人产生共鸣。反之亦然。”

VNC 的克纳彭表示,了解文化对于成功的商业同样重要:“中国人做生意的方式非常不同。他们擅长谈判,而且很有耐心。荷兰人则直接得多:我们希望立即谈好预期的结果。”

因此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克纳彭建议道: “你应该预料到会谈很长时间,而且还会谈论你的个人生活。”

她相信,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继续对话,这就是你如何与竞争对手较量而脱颖而出的方法。


为你还原一个真实的荷兰

微信号 : hollandone

网站:www.hollandone.com

邮件:info@hollandone.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