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三角一体化到中部崛起,从西部大开发到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时期,国家发改委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取得重大进展,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
“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仍存在区域发展差距大、部分地区经济活力不足、生产力布局需优化等问题。”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原地区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张东强在第五届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高校智库联盟研讨会上表示。
“十五五”时期,我国区域城市发展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如何平衡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实现全国整体高质量发展?区域城市如何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张东强对“十五五”中国区域与城市发展战略导向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引导区域与城市创新发展;第二,以战略间融合互动和融通补充为导向,引导区域与城市协调发展;第三,以“双碳”目标为导向,引导区域与城市绿色发展;第四,以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导向,引导区域与城市开放发展;第五,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导向,引导区域与城市共享发展。
基于这五点战略导向,张东强进一步结合当前区域发展实际,提出了“十五五”中国区域与城市发展四大政策建议:第一,细化区域政策单元,不断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第二,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引领,建立带动区域板块发展的新机制;第三,加快建设一批战略腹地城市和低碳绿色城市,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区域绿色发展提供支撑;第四,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立法,为区域与城市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记者郑新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