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名著《三国演义》,孙权第三位与诸葛亮进行舌战的谋士是步骘(字子山,孙吴重臣),他引用苏秦、张仪来说事,结果怎样?

步骘本意要强调,诸葛亮只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说客。说客往往不受欢迎,他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改变我方主公想法,将损害我方利益。


苏、张二人是豪杰

诸葛亮此来是要促成孙刘结盟,与曹操结怨。在主降派们看来,这不符合孙权当前利益。所以,步骘就是想把诸葛亮归为说客。

于是引用历史上苏秦(战国时期外交家,合纵抗秦)、张仪(战国时期外交家,以连横之术破合纵之策)两位有名“说客”,意在强调诸葛亮说客的本质,让诸葛亮自知羞耻。对此,该如何应对?

诸葛亮坚定苏、张二人是豪杰,步骘无脸与他们相比。他觉得,步骘只是看到了苏秦、张仪的职业属性,却根本没有考虑到上述二人是受世人尊敬的豪杰。步骘打算羞辱诸葛亮,双方立场不同本身没什么问题,关键是不可以错误引用上述两位豪杰为例。

诸葛亮认为,步骘如此引用就是在笑两位豪杰,单凭这点就应该先受到批评。曹操大敌当前,那些心中只想着投降的人,根本不配与苏、张相比。

步骘作为主降派,必然不欢迎诸葛亮此行来江东。考虑先前张昭、虞翻都败给了诸葛亮,这次要努力为同僚争口气,可惜因为引例失误也不敌诸葛亮。

假如步骘这次不引用苏秦、张仪二人,而是单纯咬定诸葛亮是个说客,效果是否会好些?(盐邑大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