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前出血热疫苗免费接种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一种主要由鼠类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及肾损害为主要特征,重症可危及生命。出血热疫苗能高效预防此种疾病并提供长期免疫保护。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2025年5月25日前,有接种需求的人员在自愿且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可于工作日通过电话预约,就近免费接种疫苗。

中山区

海军广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411-39936670

沙河口区

白山路预防保健所:0411-84310512

中山公园预防保健所:0411-83686106

甘井子区

甘井子区妇幼保健院预防保健松江路部:0411-86789706

美林园社区卫生服务站:0411-86464433

周水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411-86591779

大连高新区七贤岭卫生服务中心:15142382099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龙王塘街道卫生院:0411-86296353

大连高新园区凌水街道栾金防保站:0411-84823369

瓦房店市

复州城镇卫生院:0411-85520147

太阳街道卫生院:0411-85365553

老虎屯镇卫生院:0411-85370150

庄河市

青堆卫生院:0411-89303422

鞍子山卫生院:0411-89340607

栗子房卫生院:0411-89170208

大营卫生院:0411-89400909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是什么?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携带汉坦病毒的啮齿动物,在我国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最为常见。这些鼠类携带病毒后,可通过唾液、尿液、粪便等分泌物和排泄物将病毒排出,污染环境。

传播途径有哪些?

人类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感染:

1.空气传播(气溶胶传播):这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鼠类的尿液、粪便、唾液等排泄物中含有汉坦病毒,干燥后可形成带病毒的气溶胶,人吸入后即可能感染。比如在打扫鼠类出没的房间、翻动被鼠类污染的物品时,可能会吸入病毒。

2.接触传播:人接触了被鼠类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衣物、工具、水源等,病毒经皮肤破损或黏膜进入人体,导致感染。

3.虫媒传播:患者被带病毒的虫媒叮咬或被携带病毒的鼠类咬伤,病毒直接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引发感染。

4.消化道传播:食用或饮用被汉坦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可能导致病毒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引发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人与人之间传播目前未见报道,即人与人接触、共用餐具、咳嗽或飞沫等一般不会导致感染。

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潜伏期通常为7—14天,也偶见短至4天或长至2个月者。

就诊早晚和治疗措施的不同,临床表现相差悬殊,典型临床表现具有三大主征,即发热、出血和肾损害。

可有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和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

什么人容易得流行性出血热?

人群普遍易感,但其发病与职业、环境和个人防护密切相关,农民、野外工作者、仓库和粮库工作人员、部队官兵、露营和登山爱好者、居民区生活环境较差者以及既往无免疫接种史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

还有哪些预防措施?

1.灭鼠防鼠:在鼠类经常出入的地方投放灭鼠药或布粘鼠板;不伤害鼠的天敌;及时堵塞鼠洞;门窗合缝;排水口加铁栅。

2.管好食品:剩饭菜必须加热后食用;剩饭菜不要乱倒;食物放在老鼠接触不到的地方;餐具用前应煮沸消毒。

3.个人卫生: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均衡饮食,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适量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并注意保暖。

4.环境治理:为消除鼠孳生地,要做好环境治理。工作前,戴上口罩及手套。室外垃圾及时清理;杂物堆放定期整理;先洒水后扫地,防止吸入带毒尘埃;清除杂草。

5.及时就医:被老鼠咬伤,皮肤破损,接触过鼠污染的器物等,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应及时就诊,就近治疗。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黄凤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