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今,我们的生活日渐富足,追求的重心也从物质问题转移到了幸福感上。
做一个有幸福感的人,有两大要点:
首先,我们要让自己感到快乐。
其次,要让别人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放心。
做人,要 让自 己开心
古语有云:“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一个人的痛苦,除去不可避免的意外伤害,更多还是杞人忧天。
还有一部分来自和别人攀比,跟自己较劲。
在西晋时期,石崇与王恺,两位富可敌国的豪绅。
在财富的攀比中无休无止。
王恺以糖水洗锅,石崇便以蜡烛为薪;王恺用珍贵石膏涂墙,石崇则更胜一筹,用花椒覆盖四壁。
这场奢华的较量并未给石崇带来内心的宁静,反而令他深感孤独与烦恼。
以至于创作了《懊恼曲》以赠爱妾绿珠。
即便是拥有金山银山,若总是忙于计较与攀比,快乐依旧遥不可及。
作为平凡的我们,或许不求生活精彩纷呈,只愿心灵得以安放。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重担与不易。
保持一颗平和之心,不为外界纷扰所动,实属难能可贵。
虽看透人生悲喜不易,但我们可以专注于手头之事,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人生。
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顺应内心,冷静应对,方能淡然度日。
人生如戏,我们都是各自故事的主角,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不应沉溺于痛苦,将自己演绎成悲剧。
有人或许会因家境平凡、子女普通、伴侣无华而暗自神伤。
却不知,身边有爱人相伴,儿女承欢,岁月静好,已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幸福。
家人虽不显赫,却充满爱意;家庭虽不奢华,却温暖如初。
知足常乐,便是真正的幸福所在。
做事,要让别人放心
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无非是:“你办事,我放心。”
在当今社会,才华横溢之人比比皆是。
但大多数人更倾向于与那些值得信赖的伙伴携手同行。
靠谱之人,以真诚与厚道著称,他们的责任心能将潜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行事稳健,言出必行。
相比之下,不靠谱者,无论言辞多么华丽,内心如何算计,缺乏责任心,终究只是纸上谈兵,难以成事。
靠谱之人,其特质往往相通,而不靠谱之人,则各有各的不足。
王阳明在庐陵担任知县期间,勤勉于政,无论事务大小皆亲自过问,一丝不苟。
有学生好奇地问:“先生,您如此辛劳,难道不觉得累吗?”
王阳明淡然回应:“做事若无得失之心,自然不觉疲惫。”
许多人视工作为累赘,责任为负担,执行任务时满腹怨言,结果越做越沉重。
身体的疲惫尚可通过休息恢复,心灵的疲惫则难以轻易抚平。
一个人若总是显得心力交瘁,又有谁能真正对他寄予厚望呢?
若我们能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拥抱责任,良好的心态不仅能让我们的身心变得轻盈,还能提升效率,赢得更多的信任与认可。
圣人王阳明看重靠谱的品格,无独有偶,被称作“半个圣人”的曾国藩也提出了为人靠谱的四大准则:无官气,讲信用,少大话,有条理。
这十二字箴言,虽寥寥数语,实践起来却非易事。
身居高位者往往官腔十足,轻易许诺者常常言而无信。
资质平平之辈偏爱夸大其词,喋喋不休之人又易条理不清。
殊不知,褪去官气,方能更显亲和,行事自然能赢得众人的响应。
坚守信用,则能内心安定,也更容易赢得他人的敬重。
少吹大话,行事便会更加谨慎,以往欠缺的技能也能在时间的磨砺中逐渐掌握。
条理清晰地表达,不仅为自己节省了言语,更为他人节省了时间,使得效率倍增。
这世间的为人处世之道,其实就蕴含在这“靠谱”二字之中。
曹操在《短歌行》中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人生短短数十年,能够找到幸福感,何尝不是一种福气呢?
让自己快乐,是幸福的基础。
让别人安心,是幸福的能力。
真正的聪明人,不会在过去的日子中寻找愁苦,而是在眼前的日子里经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