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王珍珍
健康证造假这么轻易,难道以后下馆子还要消费者查员工健康证?
近日,央视《财经调查》曝光了多地健康证办理乱象:体检项目缩水、假证横行、冒名顶替甚至换了性别替检都可以通过检测。本应该是守护公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如此“失守”令人触目惊心。
根据相关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化妆品生产人员以及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人员都需要办理健康证。为了避免有传染性疾病的人从事可能危害公众健康的岗位,餐饮业服务提供者如饭店服务员、奶茶店员、外卖小哥等,都需要有合格的健康证才能上岗。
健康证的本质是公共卫生安全的保障。在正规医院办理健康证时体检项目应检不检,检查过程松散“放水”,别人替检也能蒙混过关、甚至人没到证就办好了!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更折射出部分医疗机构职业伦理的沦丧。若守护健康的机构成了造假的帮凶,那么整个社会的信任基础都会被动摇。如果医院连健康证办理都能这么浑水摸鱼,那么大家还能信任在这些医院正常的身体检查结果吗?
而健康证造假产业链的存在也说明了监管方面存在漏洞。首先,健康证缺乏全国统一的防伪系统和信息平台,如果平台和商家在技术层面上难以查询证件真假,那么造假者就一直有空可钻。其次,部分商家与平台在员工健康证方面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心理,试问如果商家与平台严格检查健康证,假证真的能“审核通过”吗?
健康证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防线,也是防止传染疾病流行的重要关口,不该也不能沦为某些人谋取私利的生意。只有制度健全、监管有力,才能让健康证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