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两次公开课,王健如约开课。这是他与工作室制定的教学计划之一,更是他与广大师生和乐迷的约定。



5月6日、7日,王健大师公开课在上海音乐学院排演中心308举行,除了上音师生,许多业内人士及其他院校学生慕名前来。“只要大家有兴趣来,我一定会继续做下去。”王健表示,借助上音的专业资源,希望能为更多热爱音乐、热爱大提琴的学生提供学习和展示的机会。


两天里,王健共为5位学生一对一进行授课,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当学生演奏完一曲舒伯特《a小调大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后,王健沉默片刻,说道,“你知道为什么听古典音乐让人放松,容易睡着?”他用绿皮火车作比喻,提醒演奏者应注意避免简单重复,而是通过乐句的不同坡度,不断推进和回拽,体现音乐的流动感。

这位享誉世界的大提琴演奏家,课堂上开口唱了起来。“你的弓子能做到吗?”他鼓励学生唱出来,“拉琴不是说话,要像唱歌一样。”王健回忆道,自己5岁就开始唱歌,在幼儿园里每周参加合唱团排练,音乐是从歌唱开始的。



生活中,王健说自己是一位“孤僻”的人。但他的音乐里,有一片生命的旷野,充满爱与狂喜、忧郁与悲悯。他启发学生们用音乐表达情感,“你自己不动情,如何让观众共情?”他称赞韩国人的音乐表现力强,“你拉得太像个中国孩子了,来半个韩国人!”而当学生用极富感染力的演奏完成普罗科菲耶夫《C大调大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时,王健连连夸赞。

回归上音以来,数十名大提琴专业学生得到王健大师一对一指点,近千名观众现场观摩聆听。王健的艺术造诣臻于化境,其独特的教学风格,更是深受学生和乐迷们追捧。“王老师特别亲切,幽默又细致!”“面面俱到,无论在音乐还是技术层面都得到改善和极大启发。”“可以近距离看到王老师拉琴时的变化处理,收获特别大!”……

2023年,王健正式回归母校上音,受聘管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他与李继武教授成立王健李继武大提琴艺术工作室,立足优秀青年教师和拔尖大提琴演奏人才培养,携手推进上音大提琴学科建设。他除了为工作室学生进行专业授课,每年还会举办两次公开课,一次面向校内非工作室大提琴专业学生,一次面向全国音乐艺术院校及附中的大提琴专业学生,均为公益性质。



李继武表示,工作室成立两年来,各项规划逐步实施,包括每学期的大师公开课、参与承办上音国际大提琴艺术节,以及社会音乐传播等,形成系列持续效应。上音始终和国际艺术院校以及一线专家保持密切交流与合作,工作室在大提琴青年教师和拔尖演奏人才的培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完成教学任务之余,王健不时亮相国家大剧院、星海音乐厅等各大舞台。4月底,他演出后与厦门大学学生交流,谈及音乐学生的就业问题,王健给出典型的“王健式”回答。“世俗目标是不可避免的,但真正走远的人,会逐渐学会向内观照。音乐让人看见自己的灵魂,守护自己的尊严。它的伟大,不在于耀眼的表面,而在于温暖、在于给了你飞翔的翅膀。”

来源:管弦系、王健李继武大提琴艺术工作室

编辑:彭畅

审核:张卓

小音家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