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 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

护理是一份古老的职业,即使以现代护理事业的奠基人南丁格尔诞辰为起点,这份职业也已走过了超过200年的风雨历程。

然而, 护理事业并绝不是老生常谈、停滞不前的旧事物:从战场上提灯巡视伤员,到走进手术室、学校、养老院;从打针、输液,到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从在病床旁为患者服务,到向社区和家庭延伸……它一直都走在专业化且多元化的路上。

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护理工作者也不断地开辟“试验田”,拓宽护理工作的内涵,乍一看似乎有些“不务正业”,可正是这一次次大胆的尝试,最终在一颗为母婴健康服务的爱心滋养下,开出了许多让人欣喜、让患者满意的服务之花。

“网约护士”:

让坐月子的妈妈足不出户享受母婴护理服务

手机上下个单,就能“摇来”护士到家里服务?打针换药、新生儿沐浴、通乳样样都能在家享受,收费还与公立医院里完全一样?没错,把这些专业护理操作直接送进家门的“网约护士”服务,已经在成妇儿开展了近一年,已完成上门服务200多人次,得到了患者及家庭一致好评。


产后护理上门服务

“我们做护理上门服务,是从产后出院的妈妈群体开始的,因为这个群体的需求最迫切,”负责护理上门服务的妇产科护士长谭瑛介绍,因为咱们中国人讲究坐月子不出门,很多新手妈妈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一方面是身体不舒服了常常只能先扛着,直到拖严重了才会“破戒”出门就诊;另一方面在育儿知识、产褥期保健、产妇和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等方面,都需要专业的指导。“把产后护理服务送上门,是这个问题的最优解。”

经过近半年的周密准备,出台了相关培训制度、人员准入及考核制度、安全保障制度等后,成妇儿于2024年6月份正式上线了护理上门服务,患者只需要登录医院的“成都掌上妇幼”挂号预约平台,在首页选择“护理上门”服务即可预约,除了单独收取一份上门服务费(含按里程加收的交通费)外,具体每项 操作的收费与院内完全一致。


上门护士指导父母为新生儿居家沐浴

总的来说,除非患者提前预约了特殊治疗项目,否则产后上门护理服务是不需要携带太多的器械和药物的,“我们上门服务中被‘点单’最多的项目主要包括产妇伤口护理、通乳、帮小宝宝洗澡、测黄疸等,这些几乎都是靠护士操作和沟通来完成的。所以刚刚开展上门服务时,我们都安排了责任护理组长或高年资护士去,在医疗技术、沟通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都是最优秀的。”

有一次,产妇家庭预约了新生儿沐浴服务,但护士上门后发现,小宝宝全身皮肤发黄,测黄疸后胆红素明显超标,已经达到入院标准。护士赶紧提醒家人应该带宝宝就诊,但一开始宝宝父母并不在意,说听老人讲刚出生的宝宝发黄是正常的,“晒一晒就好了”,但护士反复向他们讲解新生儿黄疸的危害,终于劝动了家人带宝宝去了医院。


护士上门服务资质培训

随着业务量的累积,护理上门服务团队也在不断壮大。谭瑛介绍,目前妇产科序列已有近200名护士完成培训考核获得上门服务资质,考核主要包括护理礼仪及安全、沟通技巧、母婴护理的适家化操作、中医适宜技术等9大项目,儿科上门服务也已在陆续开展。

谭瑛表示,在开展了近一年后,护理上门服务“可以说赢得了患者一致好评”,不但在满意度调查中获得了“100%满意”,还收到过市长信箱表扬,小红书上也有人发帖夸奖,称赞上门服务为家庭解决了大问题。“有的产妇怕约不上,在出院前就会在网上提前把单下好、把档期占上,还可能会直接指定由在院期间护理她过的相熟护士老师来上门服务。”

儿童医疗游戏辅导师:

陪孩子玩游戏也能治病

做外科手术前,很多小朋友会紧张哭闹,就算家长再怎么哄“睡一觉就没事了”,小朋友仿佛天生就能预感危险,怎么也不肯配合。这时,一位护士阿姨就会开着哄娃神器——一辆“宝马”小车来接驾,小朋友顺利上车,在护士阿姨的陪伴下自己开心地“开车”进手术室。


患儿“开车”进手术室

这暖心的一幕,就是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的专业“哄娃套餐”——儿童医疗游戏辅导中的一招,它是以游戏为媒介,将医疗元素融入其中,让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了解医疗知识、熟悉医疗流程和器械,减轻对医疗的恐惧和焦虑,提升治疗依从性的一种辅导方式。

成妇儿医疗游戏辅导项目的负责人、小儿外科一病区护士长杨立利介绍,在国内,医疗游戏辅导尚属于起步阶段,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在2019年7月引进这一项目,是四川率先落地儿童医疗游戏辅助项目的医疗机构。

经过近6年的开展,成妇儿儿童医疗游戏辅助项目已拥有5名认证医疗游戏辅导员,在小儿外科病房内拥有一间专门的游戏室,开展了沙盘游戏、静脉穿刺游戏包、角色扮演手偶游戏、电动汽车、阅读区等多个子项目。截至目前,儿童医疗游戏辅助已经开展了近400例,几乎每一位患儿在游戏前后的量表评估中都有明显进步,连带着家长的焦虑、担忧情绪都能减轻不少,家庭的治疗配合度也会更高。


害怕打针的患儿在体验静脉穿刺游戏包

“我们也在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在摸索和总结,尝试开拓医疗游戏辅导的新项目,将辅导的患儿年龄段放宽到0~3岁,包括在监护室的新生儿、早产儿。”科室团队开展过的一项META研究发现,模拟母体的声音环境(比如播放妈妈的说话声)对新生儿或婴儿会有有益的影响,所以团队尝试将妈妈的声音录下来提供给监护室里的小宝宝,就像妈妈在耳边说话一样。

另外,团队也将中医的治疗理念融入辅导中,例如针对有胃肠道疾病的患儿,护士会选择大肠经循经的时间(清晨5~7时)为患儿进行按摩抚触,取得更好的治疗康复效果。

“金牌月嫂”哪里找?

金牌导师来打造!

现在有句话在网上挺流行,叫做“真正的好月嫂在市场上是不流通的”,道出了真正的优质月嫂是多么供不应求。

在“母婴医疗护理员培训班”的课表上,从产科并发症的识别,到产妇焦虑抑郁预防、产妇家庭沟通技巧,再到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一应俱全。没错,在成妇儿,“金牌月嫂”是由资深产科护理团队手把手教出来的——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委托四川省护理学会负责全省医疗护理员培训、考核与发证,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是首批获准成为“孕产妇和新生儿医疗护理员”的定点培训机构。


培训现场

据该培训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产科母婴三病区副护士长冯晓慧介绍,和社会培训的月嫂不同,“医疗护理员”的发证机构为四川省护理学会,可以在病房里担任一定的医疗辅助工作,“总的来说,医疗护理员的专业性更强、要求更高”。


操作考试

从2023年3月起,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开始启动了首个“孕产妇和新生儿医疗护理员”培训班,一年两批。培训班由成妇儿各母婴病区的护士长或副高职称以上资深护士执教,分为理论知识、临床实践和操作考核三个阶段,至今已第五期班已接近尾声,累计111人接受培训,考核通过率达到100%。

“在全社会出生率下降的背景下,全社会对母婴护理服务水平的要求自然会不断提高,”冯晓慧说,“我们作为妇幼医疗保健体系的牵头医疗机构,除了在产科病房内照顾好新手妈妈们之外,也愿意医院之外的母婴幸福生活贡献力量。”

护士的跨界,是医疗行业变革中的生动注脚。它让我们看到,这个职业正以更加多元、灵活的姿态适应时代发展;它也让我们相信,无论在何种身份下,护士们对生命的敬畏、对患者的关怀、对专业的执着,始终如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