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月7日,印度违反国际法,对巴基斯坦的尼勒姆-杰勒姆水电站大坝进行轰炸。

要知道,这可是一座中资大坝,堪称巴基斯坦的“电力心脏”,承担了15%的电力。

随后,印、巴双双致电中国,王毅外长用21字定调了关系,在这场冲突中,谁在玩火,谁在灭火,谁又成了最后的赢家?



中资大坝被炸

当天凌晨,大部分人还沉浸在梦乡中,但印度战机却已逼近巴基斯坦的边境,在夜色的掩护下,它们突破了巴基斯坦的防空预警,径直朝着尼勒姆-杰勒姆水电站大坝飞去。

巴方的行动也很快,派出战机迎战,爆炸声震耳欲聋,在空战中,导弹冲向了尼勒姆-杰勒姆水电站大坝,一时间,火光冲天,周边的居民也被惊醒。



没过不久,双方的战机撤回,这时候,人们发现,大坝的表面虽然布满了弹坑和裂痕,混凝土碎块也散落一地,但这些都只是“皮外伤”,没有伤筋动骨,大坝还可以正常运行。

和让巴方的民众感觉不可思议,经历了狂轰滥炸,依然“稳如泰山”,我国的网友得知消息后,也在社交平台留言:中国质量真抗炸、这就是中国基建的实力。

那么,印度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突然对巴方的大坝下手?



尼勒姆-杰勒姆水电站位于克什米尔巴方的实控地区,是中、巴合资建设的,印度当然知道,他突然对大坝下手,有“一箭三雕”的险恶目的。

切断巴基斯坦的电力供应,让它陷入能源危机,尼勒姆-杰勒姆水电站可是给巴方提供了15%的电力,一旦切断供应,可能会遭到工业瘫痪、农业崩溃。

搅乱克什米尔地区的民心,那里的居民生活在印、巴冲突的阴影中,大坝被炸毁,可能会让人们担忧,引发社会动荡,印度趁机浑水摸鱼,策反当地民众。


尼鲁姆·杰鲁姆水电站

但巴方也不是好惹的,直接反击,对印度发起了网络攻击,巴方表示:网络攻击是成功,导致印度约70%的电网瘫痪,狠狠打击了印方的嚣张气焰。

印度还想削弱中国的影响力,这个水电站可是中巴合资的,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能源项目,印度炸掉大坝,就是想给合作泼冷水,展示所谓的“印度态度”。

印度也是在试探我们的“底线”,他可能认为我国正忙于台海、南海等问题,无暇顾及南亚,因此借机“敲打”中巴合作。



水是生命的源泉,印度对巴基斯坦的恶意早已不是一、两天了,作为印度河上游的国家,它掌控着水的分配,但印度只要心情不爽,就对巴基斯坦“卡脖子”。

早在2018年,印度还扬言:要炸掉中国援建的迪阿莫-巴沙大坝,但当它们对大坝进行评估后,这个想法就消失了,它们发现,大坝实在太过坚固,混凝土的标号比军事碉堡还高。

印度也多次威胁要对巴基斯坦“断水”,在这次冲突中,印度撕毁了《印度河用水条约》,关闭了四座关键的水坝闸门,直接“切断”了巴基斯坦的水源。



这直接威胁了巴方的人口生存,印度的水利部部长帕蒂尔,甚至公然发文,我们将确保印度河的水没有一滴流到巴基斯坦,而巴方总理谢里夫也表态:一旦水资源遭到侵害,将以军事行动全力反击。

印度“先断水、后炸坝”的行为,把对巴方的恶意展现的淋漓尽致,它这么做,也是为迫使巴基斯坦在“能源+农业”的双重打击下妥协。

印度炸大坝的行为,简直是把国际法“按在地上摩擦”,《日内瓦公约》曾明确规定:禁止攻击平民、民用设施和民用交通工具,大坝也是民用设施,但印度却公然对大坝开火。



而且,印度是以所谓的“反恐”为遮羞布,堂而皇之地对它发动轰炸。

美国的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分析,更是把印度的恶劣行径暴露无遗。

文中表示:印度投下的导弹,误差不超过5米,这么精准的打击,绝不是偶然为之,表明印度事先对大坝是有深入了解的,这是一项有计划、有预谋的攻击。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紧急发声:世界承受不起印巴冲突,可是,美国、法国的态度却很暧昧,美国驻印大使馆甚至称“印度行动精准”,仿佛是在为印度背书。



王毅外长21字定调关系

5月10日,王毅外长分别与巴基斯坦外长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通话,成了促成停火的关键推手。

王毅现实和巴基斯坦外长达尔通话,强调“支持巴方维护主权”,并警告印巴“共同遵守停火协议”,既安抚巴方,又向印度传递信号:中国不接受家门口的战争。



随后,王毅外长又与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通话,表示:中方支持反恐,但警告“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邻居,都是中国的邻国”,这21个字,直接定调了中、印、巴的关系。

那么,中方为什么要促使停战呢?

克什米尔地区距离我国边境,只有百公里,如果双方爆发了大规模的冲突,战火可能蔓延到新疆、西藏,所以我们要提醒双方,中国就在旁边,别玩火。



中、巴经济走廊对我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投资超过了600亿美元,印度若果持续破坏,将会威胁我国的海外利益,所以我们不该坐视不管。

中方是负责任的大国,促使和平,也是我们大国的责任,这与美国经常“煽风点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今,印、巴已经达成共识,宣布停火,虽然在停火几个小时后,印方又指责巴方违反了停火协议,但却遭到了巴方的反驳,称:印度官员的所有指控都“毫无依据”。



双方的官员还誓言:如果对方违反协议,将受到严厉的报复,因此,这一轮的印、巴冲突,也算是落下了帷幕,那么,在这场冲突中,谁成了最后的赢家?

很明显,印度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被击落3架“阵风”战机(单价约3亿美元),还损失了数十架无人机,还被联合国点名批评,美国也赶紧和它划清界限,万斯表示:印巴冲突“根本上不关我们的事”。


“阵风”战机可是“四代半战机”

法国应该也算“输家”,本来不关它的事,可印度不争气,“阵风”战机可是“四代半战机”,结果却不敌中国的歼-10C(三代机),被打掉了3架,他的国际订单,短期内可能会减少。

巴基斯坦则是“大获全胜”,不仅击落了印度6架战机,提振了军心,也更加信任中方的技术,和中方的关系更加亲密,当然,虽然这次防御成功,但还有隐患,需要进一步优化。


中国的歼-10C(三代机)

结语

虽然这次冲突结束了,但克什米尔地区的问题依旧存在,它就像是“一条鸿沟”,让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希望有朝一日,这条鸿沟可以彻底消失,让战争不再发生。

信息源:突发!巴基斯坦多地发生爆炸!巴军方:已击落超25架印度无人机!空战中水电站大坝遭破坏,巴总理透露空战细节 每日经济新闻2025-05-08


信息源

信息源:印巴达成“脆弱”停火协议 环球时报 2025-05-12


信息源:印巴达成“脆弱”停火协议 环球时报 2025-05-12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