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芳菲醉,阡陌农事忙。

清晨时分,河南省灵宝市朱阳镇透山村的千亩烟叶示范田里已是一片繁忙景象。烟农任晓锐穿梭其间,俯身仔细查看烟苗的生长情况。谷雨时节,他抢抓农时完成移栽的20亩烟苗,此刻已在肥沃的土地上扎稳根基、健康生长。

“实施绿肥掩青的土壤就是不一样,烟苗长得真精神!”任晓锐弯腰掬起一捧黄土,掌心碾动着细腻松软的泥土,黝黑的土粒簌簌滑落指缝。

在豫西灵宝烟区,大麦绿肥掩青技术早已成为烟农增产提质的“绿色法宝”。这项将大麦翻压还田转化为天然有机肥料的生态种植技术,源自三门峡烟区数十年烟叶种植的经验沉淀,是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农业科技结合的创新成果。


大麦绿肥掩青。王小锋摄

“绿肥含有多种养分和有机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提高烟叶品质。”三门峡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新店烟叶收购站站长何朋朋介绍道,大麦根系能深入土壤深层吸收氮素,为烟叶生长储备养分,同时还能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守护生态环境。

“早年为追求产量盲目加大氮肥用量,不仅导致土壤板结,还使烟叶品质下降。”任晓锐望着晨露中舒展叶片的翠绿幼苗,欣慰地说道:“绿肥掩青技术,成本低、效果好,每亩可增加土壤有机质200余公斤,化肥用量减少超20%以上,有效改善了土壤环境,提高了烟叶品质,真正实现了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是农业的根基,生态是农业的底盘。近年来,三门峡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锚定“生态、优质、安全、高效”发展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推进烟叶产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通过构建绿色生产体系、优化烟区生态布局、创新低碳种植技术,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烟草农业新路径。

走进灵宝市富山生态烟叶示范园区,采用杯罩移栽技术的烟苗在特制“保温箱”里蓬勃生长。一排排白色杯罩整齐排列,如星河倾泻,将烟田化作银光闪烁的“海洋”,与青翠烟苗相映成趣,构成一幅气势恢宏又充满科技感的现代农业画卷。

“这是我第二年使用杯罩移栽技术,这项技术非常适合我们山区的种植环境。”正在烟田劳作的焦村镇姚家城村烟农马伟苗感慨道。与传统地膜覆盖不同,杯罩移栽为烟苗营造了恒温保湿的生长环境,宛如给烟苗穿上了一层“防护服”。这层防护服不仅能刺激烟苗根系向下深扎、侧根生长,提高水肥吸收量,还能缩短还苗期,提高移栽成活率,增强烟苗的抗旱抗病能力。


烟叶杯罩移栽。王小锋摄

更重要的是,杯罩移栽替代地膜覆盖,彻底消除了白色污染隐患,有效守护了土壤生态环境安全。据川口乡烟叶收购站技术人员介绍,回收后的杯罩经过妥善处理存放,可循环使用长达3年,这一举措不仅大幅降低了烟农的生产投入成本,更为烟叶增产提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实现了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除了种植技术的革新,灵宝烟区在病虫害防治上同样践行绿色理念。

在苏村乡庙沟村,福地烟叶收购站技术人员已穿梭在烟垄间,小心翼翼地安装诱捕器。这些诱捕器造型精巧,散发着独特的气味,仿佛一个个“生态卫士”,等待着害虫自投罗网。技术人员一边安装,一边向烟农讲解:“这个诱捕器利用害虫的趋性,能有效减少害虫数量,减少农药使用。”

除了安装诱捕器,三门峡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还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比如,利用害虫天敌控制虫害,安装杀虫灯诱杀害虫等。通过这些绿色防控措施,不仅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和烟叶的污染,还构建起了一道生态屏障,让烟叶在健康的环境中生长。

绿肥掩青滋养沃土,杯罩移栽守护生态,绿色防控护航生长……一系列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绘就了一幅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新画卷。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上,“绿色”不仅是发展底色,更是烟农们增收致富的底气。未来,三门峡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将继续深耕绿色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和生态保护贡献更多力量。(来源: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 作者:王小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